當(dāng)?shù)谌孔x到最后一頁時,我不敢往下翻,看過一遍電影,所以明白最后一個章節(jié)里是怎樣殘酷的真相。盯著最后一頁,布里奧妮告別姐姐和羅比,打算起草信函,說出真相,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我停留許久之后,看到了最后。抑制許久的悲傷,在讀到,「羅比·特納于1940年6月1日在布雷敦斯死于敗血癥,塞西莉婭于同年的9月在貝爾罕姆地鐵車站爆炸中喪生。那年我從未見過他們。」這一段時,終于克制不住。布里奧妮終于承認,沒有信函說出真相,沒有去見姐姐,甚至羅比也沒能回到姐姐身邊,他們一個死于大撤退的前一天,一個死于爆炸。她在小說里給了姐姐和羅比一個幸福的結(jié)局,卻把真實的疼痛砸進讀者心里。
在看電影時就認為后半段暗沉的色調(diào)很奇怪,羅比死的那天傍晚,他一個人對著天空,向自己,也向著遠方的塞西莉婭反復(fù)地說著,“The story can resume. I will return.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過分的強調(diào),悲愴的色調(diào),內(nèi)心已有預(yù)感,這恐怕不會是個皆大歡喜的故事。
看到一個讀者評價說,電影與原著配合食用可致命。兩者給我的淚點確實不同,在電影中,我隱隱預(yù)感到一切都是假的,即使看到最后兩人在白色小屋中相逢生活,仍是覺得這大概只是其中一方的幻想吧,果不其然。我悲傷的是羅比和塞西莉婭在怎樣的絕境中都不曾放棄的堅定,與大環(huán)境的掙扎,雖然堪稱困獸之斗,無力且無奈,滲透絕望的命運感。而閱讀原著時,我明了兩人雖分隔兩地,但彼此的心是堅定的,我等著你回來。Come back to me. 直到看到冰冷的現(xiàn)實,才禁不住流下淚來。一切都為時已晚,就算布里奧妮去到姐姐的住處打算寫信坦白真相時,也已經(jīng)是在羅比死后了,罪已無可恕。
電影與原著兩者相互補充,在原著里,很多看電影時感到奇怪的地方得到解釋。塞西莉婭和羅比之間奇妙曖昧的情愫充分展現(xiàn),雖然只是水池、藏書室?guī)讉€場景的變幻,從幾個人的心理著手描寫,年輕男女之間美好的愛情漸漸展現(xiàn)。只是那個自認為了解一切的愚蠢少女,懷著一顆保護姐姐的心,和幾許自己都未曾發(fā)覺的氣急敗壞,從前仰慕的哥哥竟然是個色狼,對姐姐圖謀不軌。還有他們那個成熟的世界,從不向自己開放的世界。對姐姐的愛,對羅比的喜歡,一切釀成罪孽。而當(dāng)書中,不再以羅比稱呼男主角,而是冰冷的特納,便是一切都轉(zhuǎn)向殘酷冰冷的現(xiàn)實的時刻。
同樣也是愛,讓他們一夜成長,塞西莉婭不再迷茫,不知所措,在愛人被無知的妹妹污蔑狼狽入獄后,她搬出家,與他們斷絕關(guān)系,成為一名護士,獨自而倔強地生活。而布里奧妮,長大以后,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而罪業(yè)已經(jīng)釀成,無法挽救。她只能通過懲罰自己來獲得少許心靈的安慰。雖然我始終認為布里奧妮是個自私鬼,膽小鬼。看似自己放棄劍橋讀書的機會,來到醫(yī)院當(dāng)實習(xí)護士,終日忙碌辛苦,但這未嘗不是內(nèi)心逃避的方式,來避免譴責(zé)。
合上書后,久久不能平靜,打算重溫一遍電影,感受愛的力量。贖罪教會我最多的反而是愛。為TA而活,堂堂正正地活著的愛。這份愛,是一位戰(zhàn)士穿越陌生的國家,回到愛人身邊的支撐;是一個大小姐斬斷過去的聯(lián)系,作為一名護士,一邊照理傷兵,一邊等著愛人歸來的決心。
可我還是會懷念,懷念那個孤身走在叢林中,抽打著身邊野草的小姑娘。懷念一身綠裙,抽著煙,從樓梯上緩步走來的西。懷念那年夏天,炎熱的下午,塞西莉婭褪去衣裙,跳入噴水池,抱著花瓶走后,羅比是以怎樣的心情,撫摸那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