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間調班了,所以今夜很清醒,睡不著就寫點東西吧。凌晨時分看完了「七月與安生」,和女孩子一起看的,我可能沒有照顧好她的情緒與心情,正在自責中。
如果說「花與愛麗絲」像櫻花般絢爛、紛紛揚揚美不勝收,那么「七月與安生」溫柔而殘忍、細膩美好又淡淡傷感。因為十六歲時就看過小說,所以對于影片的改編大力稱贊,電影呈現給我們的不再是小說里所有像安生一樣的女孩宿命般摧毀而殘酷的結局,而是融入了三段式的命運交錯,完全走向與小說相反的方向。
我倒寧愿真正的結局是電影中“七月”小說筆下續寫的故事,她們在鏡子里看到彼此的自己,完成了雙方的互換,帶著各自交換的人生,繼續生活下去,即使你已經走到了冰天雪地的“世界盡頭”看見了燈塔,我依然可以想念你。想念在世界某個地方的你,可以不用哭泣。
這也許是周冬雨最漂亮的一次演出,加上馬思純隱忍不發的表演,構成了整部影片兩個女生的性格基調,以及她們的每一次選擇。選擇過上截然不同而又彼此向往的人生。
她們相愛,卻無法相依一生。
至于她們同時愛上的那個叫蘇家明的男人,在兩個女孩子的感情面前,或許只是背景。
七月與安生,彼此分離,仿若共生。
在中國,青春片拍成這樣,已屬難得。雖有些微夸張、矯情、莫名的成分在里面,在情感鋪墊上難以對觀眾完美呈現,無法痛快淋漓、跌宕起伏的與電影中的角色們進行一場心靈洗禮,但已算得上佳作。
所以安利大家去看~
最后,竇靖童「(It's not a crime)It's just what we do」,王菲的「浮躁」,許巍的「方向」…還有這是一部女性向的電影,適合誰看,一看便知。
不用再單曲循環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