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丈夫過世七年后仍和公公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姑娘的故事。劇里的澈子,30歲出頭,明澈的眼睛中總有一絲揮之不去的迷茫,19歲結婚,丈夫25歲因病過世,和已經喪偶的公公住在一起。公公的職業是做天氣預報員,愛好看星星,工作清閑但似乎總是預報不準。對于寡居的澈子和公公一起住,外人無一例外地表示不理解,然而對于關上門的澈子和公公來說,這一切確是那么自然,包括每日新做好的熱騰騰的米飯第一碗一定要供在丈夫的靈前,包括兩個人按奇偶日分食第二天冷掉的剩飯,對于這樣的生活,澈子說,我大概是幸福的,可以隨心所欲做任何事,也不會被人罵。
生者與逝者之間會有著怎樣的羈絆,雖然過世七年,然而車子仍然被表弟保養得很好、甚至車上的小掛飾都還在,鄰居家的女兒仍記得曾經的約定,更不用提深愛的妻子隨時攜帶自己的一小盒骨灰,澈子說“只有回到那個家,我才感覺一切是真實的”,也許吧,對于他們而言,一樹并沒有死,他“只是變為天上的星星一直注視著親人”。
昨夜的咖喱第二天仍然好吃,明日的面包在等待出爐的時候充滿期待的喜悅。
昨夜的咖喱是回憶,明日的面包是堅持活下去的信念
無論多么悲傷,為了生活都得填飽肚子。
公公說,你照顧我,我照顧你,這就是信任。
澈子說,以為會和自己同路而行的人,突然就道了別,分道揚鑣,不論多么親密,總會有分別的一天。
唯一能做的,可能只有珍惜身邊人。
如果還有明天,是啊,有明天是多么珍貴的一件事啊!
然而,有多少人能真正領悟到這一點呢?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