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別人已經在飛躍,你卻還在迷茫,想必,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期吧,然而,在面對這樣的時刻,你是如何去化解應對的呢?
有的人自甘墮落,任其隨波逐流,每天渾渾噩噩,消磨著時光,等待著哪天的突然醒悟,實際卻漸行漸遠;有的人換個角度,重新拾起往日丟棄的路線,每天快樂充實,走上新的征途,最終殊途同歸。
而我,也曾屬于前者。也許,你也不會例外。
這是一個自我消耗的漫長過程,痛苦,難堪,想要跳出這個坑,卻被自己的惰性拖累得更深。因為,始終下不了狠狠的決心,去讓自己拼搏一把,內心的怯弱把自己推向了無底深淵。
這是一個自我獨白,沒有陽光,沒有聲音,沒有風,沒有雨。一切都是在黑暗里進行。眼見著黑暗逐漸侵蝕我的內心,我不愿與它融合,所以,我開始掙扎,拼命地掙扎,我想朝著那最后一絲光亮的地方奔去,哪怕用盡自己最后一點生命,也要去追逐光明。
于是,我開始行動起來,我知道,能最好解決迷茫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去那些艱苦環境地帶看看,看別人的生活是怎樣的,看別人在那樣的條件下是如何生存,如何生活的。
2、
我們都是普天之下再也渺小不過的人,在相對優越的環境下,為什么就不能努力前進呢?想想那些山區的孩子,夜晚之后,自己在房間點亮煤油燈,認真地看書學習,那一點昏暗的光亮,指引著那顆上進的心通向勝利的路途。
反觀我們的生活,都市環境,自來水、天然氣、空調、手機通訊等一應俱全,我們擁有了如此豐厚的饋贈,卻并沒有充分利用他們給自己帶來的優勢——節約了一大把時間。我們把這些時間,大都拿來享樂,消費,萎靡,不振。比如,追劇,看電影,聊天,刷微博,瀏覽網頁等等等等。
世界給我們饋贈如此優厚的待遇,不僅僅是讓我們來享樂的,重點還是在于,通過一些身邊的事物給我們提供便利,讓我們最終獲得更多的學習時間,而不是玩樂時間。
或許有人開始反駁了,不過,我也只想聲明,只要你能從你當下所做之事中學到哪怕一絲絲,一點點有用的東西,那么,這也不算退步。
人,只有讓自己足夠強大,才有資格說快樂是什么。
所以啊,別人已經在飛越,你就不能再讓自己繼續迷茫,社會每天都在飛速旋轉,你也必須跟著這個步調旋轉起來,否則,就只能被社會淘汰,成為掉隊的犧牲品。
3、
前幾天一個朋友問我,人的惰性是否是天生的?我想都沒想,直接回了一句,是的。當我說出那句話之后,突然意識過來,不對,不是的,人的惰性不是天生的。因為,這和環境有關。
依稀記得初中時,我問過政治老師一個問題: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否是完全正確的。老師看了參考答案說,錯誤的。那時我就一直在想,為什么是錯誤的?老師并沒有說清楚原因,由此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隨著時間的推移,時至今日,我才知道,人最初并沒有好與壞之分的,一切都是可以后天養成的。
惰性不是與生俱來,更多的卻是通過環境來影響或者形成的一種長期伴隨人存在的一種特性。比如,同是一樣的學習,如果你在大家都玩游戲的宿舍看書學習,那么,即使你很想上進,但你會同樣受到干擾,為啥我要學習?他們玩游戲,考試一樣可以通過,我不妨也去玩玩?久而久之,惰性由此形成。
如果,你在大家都很認真看書的自習室,你想一個人玩手機,卻發現身邊人都在努力,你是否也會跟著大家一起進步?看完書后,一起交流心得,相互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疑問,彼此間解決問題。如果你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會覺得自己的面貌煥然一新,享受學習進步的樂趣。這種快樂并不低于你從游戲中獲得的成就感。
也許,大家都會有墮落的時刻,但我只想告訴大家,別放棄,別氣餒,換個環境,換種心態,你同樣可以找回以往的激情,讓自己進步。
別停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