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重溫了一遍《亂世佳人》,至今都沒有被翻拍的一部世界級愛情佳片。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在大學,某一階段特別喜歡看費雯·麗和赫本的影片,而且這個時期的影片有一個特點,就是3-4小時的時長,結束后完全不會覺得無聊和疲憊。或許這就是經典影片的魔力。
其實我個人特別喜歡克拉克·蓋博扮演的Rhett這個角色,放到如今社會完全就是霸道總裁。聚會中與南方紳士們互懟,直面說出事實,告訴他們紳士獲得戰(zhàn)爭勝利的想法有多么可笑,言語沖擊后一笑了之,不再理會他們;Scarlett第一次喪夫后,他會大膽的在公眾面前邀請她跳舞。他玩世不恭,他風度翩翩,有著商人的狡獪,也經常會在Scarlett遇到危險的時候出現。他等了她十年,卻一次又一次的被傷害,最后傷心離開。
費雯·麗扮演的Scarlett,貓一樣的女人,敢愛敢恨卻得不到心愛的人,眼睜睜的看著Ashley娶了別的女子,而她卻一直心心念念著Ashley,戰(zhàn)爭結束后,把自己爭取到的木材場生意交給Ashley打理,只是希望他可以在她身邊,哪怕他不會在意她。年紀輕輕,兩次喪偶(雖然都不是她深愛的人),為了家人為了農場奮力生存。從準備莊園聚會時的打扮,到后來照顧家里生意,她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畏世俗。這樣的一個女人,因為對感情的過于執(zhí)著,一次又一次的被Ashley傷心,卻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著Rhett的心。最終發(fā)現自己已經愛上Rhett的時候,卻無法再挽回。
在我心里,Rhett和Scarlett之間總是會差那么一點點。他懂她的心,卻也不懂她的心。她發(fā)現自己愛上了他,卻不說出口。他以為到最后,她都是愛著另一個男人。她以為無論自己多么撒潑,他都會一直陪在她身邊。所以說,愛情是需要經營的,無論多么炙熱的愛,都有冷卻的那一刻。再深的愛,在不斷忍讓后無奈收場。兩個人之間需要適可而止,也需要溝通交流。最好的愛情,莫過于互相理解,互相進步吧。
雖然是80年前的劇情,放到如今卻依然常見。
有多少人對感情后知后覺,不停的傷害著愛自己的人,卻把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又有多少人一直在期盼著永遠得不到的愛,卻因為執(zhí)念而舍不得放手,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執(zhí)念于此。
曾經和朋友討論過什么才是真正的愛情。
每每聊起這個話題,相信總有很多人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條件,例如顏好,性格好,有錢,有車有房有穩(wěn)定工作,愛運動,要陽光,要學識,要身材,還要只愛你一個…真不知道上輩子要做多少善事才會被上天賜一個如此優(yōu)秀的人給自己。也不知道這些人在幻想前,有沒有想一想自身是否有條件匹配呢。
幾番閑聊后,我忽然意識到身邊有一個聊得來的人有多重要。
和一個人聊得來,兩個人有相同的價值觀,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就算有觀念碰撞,也會有觀點可以討論。兩個人在一起,氣場若合,不說話也不會尷尬。
又或許是我會心甘情愿陪他完成他的計劃,他會陪我環(huán)游世界去完成我的夢想。
在緣分未到的時候,去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變的更好,也會讓自己沉淀下來。
一切都在變得越來越好。
還在單身的你,希望的愛情是什么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