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基礎知識
1、什么是保險:
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 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
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
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
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2、保險人
根據中國《保險法》規定,保險人又稱“承保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在中國有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兩種形式。
3、保險合同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4、保險金
保險金是保險人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對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進行給付的金額;或者當保險事故發生時,對物質損失進行賠償的金額。
5、保險費
保險費是指當投保人參加保險時,根據其投保時所訂的保險費率,向保險人交付的費用。
6、保險標的
保障內容,也稱保險對象
7、保額按賠償方式
給付型;補償型
8、投保人
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
9、被保險人
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
10、受益人
保險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中,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受益人是由被保險人指定的,并載入保險合同
11、法定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是指受益人約定為“法定”或者“法定繼承人”的,以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
在領取保險金時法定繼承人按照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順序繼承人的順序。受益人約定為“法定繼承人”,應認定為有指定受益人
誰可做法定受益人:父母、配偶、子女
12、指定受益人
被保險人身故后,僅指定一人繼承保險賠償金。
13、生效日
健康通過且保費已交,保險公司審核通過并同意承保之后的零時起生效。
12、承保
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的選擇,即保險人決定接受或拒絕投保人投保的行為。
13、猶豫期
“猶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后10天(銀行保險渠道為15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并申請撤銷。
重疾險、壽險猶豫期一般為10~15天 ,醫療險一般猶豫期為10天或沒有
14、等待期
是指保險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時期內,即使發生保險事故,受益人也不能獲得保險賠償,這段時期稱為等待期。設置等待期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將發生保險事故,而馬上投保以獲得的行為,也就是所說的逆選擇。
重疾險:一般情況下,重大疾病保險的等待期為90-180天
醫療險:等待期一般為30天(具體需要看條款規定)
意外險:通常沒有等待期(以具體條款為準)
等待期一般是從合同生效日或復效日算起,只適用于第一個保險年度,對于可續保單來說,續保年度一般不再有等待期。
15、現金價值
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保單積累的實際價值,當被保險人要求退保時, 保險人從責任準備金中扣除一定的退保手續費,余額作為退保金 (亦稱 “解約金”)退還給被保險人或投保人。
16、寬限期
保險寬限期,是指保險公司對投保人未按時繳納續保費用所給予的寬限時間。保險寬限期內,即使沒有繳費,保險合同依然有效,在此期間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需要按照合同約定賠償。
所以,投保人一定要在保險寬限期內及時續保。保險寬限期一般是60天,不過,投保人需要根據保險合同中的約定繳費,否則影響理賠。
17、中止期
因某些必要原因,例如續期繳費始終不成功,合同暫時失去效力。中止期限通常為兩年。
18、復效
中止期兩年內,條件滿足恢復合同效力,稱為合同復效。
19、終止期
保單進入失效期后,超過兩年未恢復保單效率,保單永久失效,
保單猶豫期外退保進行操作
二、保險劃分
解釋一下什么是“人身保險”——生、老、病、死、殘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那么人身保險就是專門用來保生、老、病、死、殘各個方面的保險。
1、人壽保險
壽命為保險標的,以被保險人生存或死亡為保險金給付條件?
壽險,即人壽保險,是一種以人的生死為保險對象的保險。是被保險人在保險責任期內生存或死亡,由保險人根據契約規定給付保險金的一種保險。簡單來說,壽險是保身故和全殘的,要身故或者全殘才能賠錢,保障的范圍也非常廣,除了少數原因(如吸毒、拘捕、部分情況下的自殺等等)導致的身故和死亡不保外,其他的都涵蓋在保障范圍內
我們要知道,對于個人或者家庭來說,最大的風險有兩個,一是身故,二是大病。一旦發生就會引起很大的經濟損失,對應身故就會有壽險保障,對應大病就會有重疾險、醫療險保障。
為什么會有壽險呢?
壽險主要是給家里經濟支柱或者單身人士配置的,分兩種,定期和終身,定期壽險就是保障個幾十年(10年、20年、30年、保到60歲、70歲不等)
比如家里的頂梁柱配這個,可以保障萬一不幸身故給家里帶來永久性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家里有房貸或者有小孩子,壽險賠付的這筆錢可以用來償還房貸或者用來保障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支出。從這方面來看,定期壽險的意義更偏向于愛與責任。
定期壽險保障期限選多久比較好?
覆蓋家庭責任階段,建議保至60-65歲(未來大概率會延遲退休年齡,所以選擇了65歲)。如果家庭負債比較多,例如房貸車貸等,可以選擇保障20-30年,避免因為家庭主要成員的不幸身故而造成的債務風險,家人無法正常生活,背負巨大的壓力。
終身壽險可以有資產傳承的作用,但一般的家庭購買定期壽險就可以了,性價比會相對高點。
老人孩子不用配置定期壽險,因為他們不承擔家庭責任,定期壽主要配置對象為家庭支柱。
壽險只要身故就賠付,無論是意外還是疾病。 一般保額可以選擇為家庭年收入的5倍左右。比如家庭年收入50萬,那保額可以選擇250萬左右,這樣相對來說是合理的!
定期壽險:一定期限內身故/全殘就賠償,期滿健在,保費不返還
終身壽險:無論什么時間身故都賠償,但生存期間不能取保險金,現金價值隨保障時間增長。
劃重點;不建議給孩子買壽險!!!!!(孩子階段不承擔家庭責任)
2、重大疾病保險
重大疾病險,是指由保險公司經辦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溢血等為風險發生時,當被保人達到保險條款所約定的重大疾病狀態后,由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的商業保險行為。
在講重疾險之前大家先看下圖片
我看到之后是很心酸的,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就是一定要做好抵御風險的工作,讓自己活的更有尊嚴與有底氣。
當一個人得了重大疾病,大概需要多少費用,大家心里有數嗎?
?
以上只是醫療的費用,因為重疾險和我們平時理解的是不太一樣,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有兩部分
第一是醫療費用,
第二是未來的收入損失,上面已經說到產生的醫療費可以用醫療險報銷,而收入損失就需要用重疾險來解決.所以重疾險主要是用來保失能收入損失,以及醫療險不能報銷的醫療費用。為什么呢?
而一般情況下,重疾治愈的時間大概是兩年左右,但往往需要至少三年持續不斷的康復治療,如果沒有好的康復,再好的治療也基本白費。在治療和康復期間,不能參加工作或者不能參與重大腦力、體力工作,意味著2-5年內收入減少或者沒有收入
但是,家庭的一切生活比如子女上學、贍養父母、還房貸等等都要繼續,而幾年不能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就可以通過重疾險賠的錢補償,與治療與否、用了多少治療費用無關,直接按購買的保額來賠付的
所以我們要用重疾的賠付來覆蓋2-5年的生活費,保障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質量,重疾險的保額需做到年收入的2-5倍,建議不低于50萬。
在此再次提醒,重疾險的主要作用是保障生活費和后續的康復費用,疾病治療費用應由醫療險來報銷,所以醫療險和重疾險是缺一不可的哦
醫療險能報銷30萬以上超出醫保范圍的的醫療費用 (與你花費多少有關系)
重疾險能一次到位的給付符合重疾標準的疾病治療費用 (不管你花了多少,按照保額給付)
醫療險+重疾險搭配在一起,基本可以做到看病無憂
而重疾險種類很多,可分為定期,終身,而細分起來,定期消費型(一年期的,保30年,保到60,70等等)、滿期返還型,帶身故保障的重疾、不帶身故保障重疾,多重賠付重疾、單重賠付型重疾等等,重疾險是最復雜的保障型險種
可以簡單的看下下面的圖片簡單了解一下,具體的重疾險產品還要以保險公司的保障條款來分析
3、醫療保險
補償型;是指以保險合同約定的醫療行為的發生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
有醫保(包括新農合)還需要醫療險嗎?
答案肯定是需要的!
首先要知道的是醫保不是所有的都會給報銷,醫療保險能對醫保做有效的補充
醫保只能報銷醫保范圍內醫療費,進口藥、進口器材等醫保范圍外醫療費不能
報銷,部分醫療險可以
醫療險是定額報銷性質的險種,一般是在規定的醫院且在所用的醫療費用范圍內進行報銷,分為普通住院醫療險,百萬醫療險,小端醫療險,高端醫療險這4類
(1)百萬醫療險:
解決高額醫療費用,低保費、高免賠、高保額、百分百報銷是它的標志,通常幾百塊就可以買到100萬的保額,除了1萬免賠額(不賠的部分)之外,不管是疾病或意外導致住院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包括社保內外)都可以按照合同條款100%報銷,這樣就可以和社保作互補
(2)普通住院醫療險
解決低額醫療費用,低保費、低免賠、低保額是它的標志,使用頻率相對百萬醫療要高,而百萬醫療險中的1萬免賠額,可以用這種商業類型的醫療險抵扣,從投保出發點看,重視1萬內的醫療費用才會考慮這種低額醫療險
然而,付起這份保費的人,往往都還承擔得起這1萬的醫療費用。當然如果是給寶寶配置購買的話,則非常實用。因為在寶寶時期,非常容易住院,而且大部分都是小病
4、意外傷害保險
意外傷害保險是人身保險業務之一。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死亡、殘廢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
意外險,是保意外身故全殘、意外傷殘、意外醫療的保險。看起來保障很多,其實拿到賠付的難度也是有的,因為一定要意外才給賠。大家對意外險常常有一個誤解,以為大多數身故都是由意外導致的。其實不然,意外導致的身故和全殘,占所有身故和全殘不到5%。所以,要拿到意外險的身故賠付,對于死法也是有要求的。咱們一般用最多的是意外險里面的“意外醫療”責任,比如走路扭傷腳了,就可以用意外醫療報銷治療費用。
注意一點,如果是一年一兩千,保30年的,滿期返還保費那類意外險一定要格外注意~性價比非常一般哦
意外險與個人健康狀況無關,主要防范的是意外風險,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保費。即使出險,第二年也可以正常購買,不存在續保問題。所以,完全沒必要購買長期險產品,一年一買就可以了。
為了讓大家對【意外險】有更清晰的認知,咱們一起來看一下“意外”的定義:意外保險的意外必須符合外來的、非本意的、突發的、非疾病的、偶然等條件,才能構成該合同的保險事故
來到這里,可能會有親問,那么“猝死”呢?
大家來說說猝死算不算意外,猝死,其實是屬于疾病的一種,詳細解釋,可查詢百度百科。但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比較人性化設計的意外險就包含了【猝死責任】,關注這項保障的,可以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多留意一下。
還有中暑、高原反應也不屬于意外,大家注意一下哦
需要注意的是,意外險一般價格都不高,每年200塊不到就能買到50萬身故保額的意外險!
有的代理人會用高保額來跟客戶說:“買了意外險你就百萬身價了。”這種話千萬別信!
他們口中的身價,是意外身故了才有身價,而且百萬賠付的前提是有要求的。
一個航空意外險保額1000萬,每年的保費也就69.8元,要是宣傳的話,保險業務員完全可以說每年只要69.8元就能擁有千萬身價,這可信嗎?這就對死法要求很高了,必須得是乘坐飛機出了意外身故才能賠這么多,其他情況的身故是不會賠的呢!
并且基本上沒有代理人會給你推薦這樣純保障型的產品,因為性價比高,價格低,賣出去這樣一款產品根本賺不了什么錢
所以,意外險都很便宜,一般人買個一百幾十塊的綜合意外險就足夠了。如果是家庭經濟支柱, 意外險的保額要大一些,50 萬以上是比較合適的。
另外注意一點孩子的意外險:按照保監會的規定,不滿10 周歲最高身故保額為20 萬 元,已滿10 周歲但未滿18 周歲最高身故保額50 萬元,超過這個保額也賠付不了。
經常開車或者坐飛機的出差群體,可以再買個交通意外險或者航空意外險進行補充。
記得不要在意外險上花過多的預算喔!重要的是把重疾,醫療和壽險完善好哦~
成人的配置邏輯一般是:重疾+醫療+壽險+意外險等
敲重點:
職業類型會對意外險的選擇產生重要影響。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會將職業分類。 一般分為1- 6 類職業及拒保職業。1-6 類職業中,1 類風險最低,6類風險最高,拒保職業的風險比6 類還要高。(可簡單參考下圖理解,具體以保險公司具體產品職業分類為準!)
5、理財型保險
如分紅、萬能、投資連結、年金等
年金險,即養老金
年金險設計出來是為了維持失去工作能力的人,仍然有生活費。
要知道,不是只有重疾才會失去工作能力的,大部分人失去工作能力的原因是自然衰老。
所以,年金險是用來養老的。這類保險的特點是長期強制儲蓄,然后到了某個時候把錢返還給客戶,跟我們的社保養老金是一個道理。
現在很多人為什么喜歡給孩子買年金險,作為子女的教育金呢?
其本質,只不過是把投保年金險的年齡提前了而已。然后有人就會說了“買年金險不但能養老,而且還能理財。”
我們要知道理財看的是收益,想通過【年金險】達到很可觀的收益,恐怕會讓大家失望~
對于年金險的收益,咱們的期望值放在保底利率上即可,一般演示的收益都是比較難達到的
“年金險+萬能帳戶”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附加了萬能賬戶就會有利息,有了利息,就會有人跟你說復利、日復利、月復利、利滾利,復利都是浮云,一切以年化利率為準。
最后給想買年金險朋友的一點建議:投保年金險前,先做好基本的保障,說服你去買年金險永遠不是收益,而是強制儲蓄為未來帶來生活保障。
對了,還有很多買了分紅險的親,分紅險可是一個大坑,分紅都是不確定的,也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可以享受保險公司的利潤分紅
三、健康如實告知
在投保時,有個很重要的環節,那就是 健康如實告知。
比如有過往的疾病史帶病投保,如實告知后保險公司就會人工審核。
可能會出現這樣的不利情況:1.拒保 2. 責任免除承保 3.加費承保 4. 延期承保
具體解釋如下:
1.????? 拒保:“拒保”指被保者所從事的職業或身體健康狀況存在的風險過高,已經超過了保險公司承受能力范圍內,這種核保結果可以說是最壞的了。
2.????? 責任免除承保:李女士有甲狀腺結節,那她發生甲狀腺癌的概率就比一般人高,投保時就會被保險公司“甲狀腺器官責任除外”
3.????? 加費承保:比如張先生體檢指標尿酸過高,雖未發病,但未來引發其他疾病的風險增大,此時保險公司愿意為你承保,但保費用就會原基礎上進行增加。
4.????? 延期承保:是被保者當前的健康狀況不甚明了,需觀察一段時間,了解清楚被保者的身體健康狀況再決定要不要承保。到最后能否承保要視實際情況而定,不過在現階段想要承保是不可能的。
買保險時一定要如實告知,避免后續出現的理賠糾紛!
買保險時一定要如實告知,避免后續出現的理賠糾紛!
買保險時一定要如實告知,避免后續出現的理賠糾紛!
四、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呢
重疾險和醫療險都是健康保險,它們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賠付方式不同
醫療險主要根據被保險人花費的費用多少有關系,在扣除一定的免賠額之后,進行按比例實報實銷,不會讓被保險人因此獲利。而重疾險一般是定額給付型,只要確診條款規定的病種,就會根據所保金額定額給付,被保險人可能因此獲利。
2、繳費形式不同
醫療險一般是一年一交,保障一年,一年沒出險,保費就被消費掉了。而重疾險可以選擇一次交清,10年、20年、30年交等方式,一般保障30年、至60周歲、終身等形式。
3、風險情況不同
人患病之后主要有大額的醫療費用及術后康復、收入減少等問題發生,醫療險可以解決患病期間的醫療費,而重疾險可以解決術后康復費用及收入等問題。
五、購買保險時選擇大保險公司還是小保險公司好呢?
其實在我看來我從來不關心大小保險公司的問題
因為我只關注它的產品條款,白紙黑字蓋紅章是有法律效益的,后期的理賠也是根據條款的。
另一方面呢,我更關注的是性價比,用最少的錢解決最好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永遠記住一句話買保險:主要挑產品,看條款
另外無論大小保險公司都是受銀保監會監管的,是不會倒閉的,即使做不下去了,銀保監會也會出面的,我們的權利和利益是會得到保障的!
無論大小保險公司都是受銀保監會監管的,是不會倒閉的,即使做不下去了,銀保監會也會出面的,我們的權利和利益是會得到保障的!
六、 家庭成員主要的保險配置邏輯一般是怎樣的呢
成年人一般是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
孩子一般是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孩子不承擔家庭責任,所以沒必要配置壽險)
老人一般是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老人比較特殊,一般的年齡超了重疾險的可投保年齡,也可能因為健康問題而不符合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健康告知要求,所以也可以考慮防癌險+意外險的模式,具體可以咨詢保險公司相關情況!)
七、會不會買了以后出現拒賠?
保險最終的理賠都會落實到條款合同上,只要符合要求,保險公司沒有拒賠的理由!所以把條款看明白是很重要的事情。
另外記住重疾險醫療險等對健康要求的險種,一定要如實告知,如果隱瞞僥幸投保了,那么以后保險公司拒賠,咱們是沒有任何理由埋怨人家的,一點脾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