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買的羽絨服到了,看了毛線袖子,還是退貨吧。1月4號我要去參加婚禮,我還沒有合適的羽絨服,時間緊任務重。于是開始了瘋狂的找各種羽絨服,今年的灰色羽絨服真多,繭型的和闊版的衣服不要太流行。街上那么多人穿,穿的好看的也那么多,為什么我找不到合適的呢?
看到的合適的款,沒有號,或者有的價位超出我的預算都是非常郁悶的事兒。買一件衣服都這么難啊。網上搜來搜去,看款式,看評價,看追評,看差評,逛淘寶也是技術活。看好款式,發給一眾姐妹看,這個說好看,另外一個就說死丑。于是開始糾結,糾結中開始看下一款。再發給她們看,然后好評差評褒貶不一周而復始。
審美真的是一個很私人的東西,你覺得好看的未必適合別人,別人覺得好看的也許就是你的死丑。
我在瘋狂的找羽絨服,時間就這么流逝,最后還是決定下班去逛街,試試看穿上身的衣服如何。
有的裁剪不好,設計師不知道不均勻的壓線顯得很幼稚么,哦,對,也許人家就是瞄準的20出頭的妹紙。有的款式太美,偏偏只有粉嫩粉嫩的顏色,讓我這張老臉無所適從。有的整體感覺還好,拉鏈和口袋不行;有的款式大氣,裁剪得體,但是太長了,我這種短腿妹紙只能忍痛放棄;有的款式、裁剪、上身效果都合適,就是超出了我的預算,不得不忍痛放棄,
逛街也是技術活。想想看過的差評,真實性很難判斷,也許你有了理想的款式和裁剪的樣子,照著反倒變得困難。符合預期的太少了。
逛街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題,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顏色,什么款式,不知道衣服如何搭配,每到換季就頭疼。依稀記得去年的元旦也在逛街的糾結中度過的。我什么時候才能擺脫這種困擾呢?還需要補的太多。
逛街是個技術活。需要對自己的穿衣風格,自己的著裝有個很好的判斷,需要知道什么顏色和什么款式適合自己,需要判斷一件衣服的合理價位,需要判斷采購渠道是不是經濟。希望明年不用再困擾。
放假了,明天回家。
今天是2016的倒數第二天,上班路上出了個小事故,去了趟醫院,2017的第一天不可避免的要在家養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