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想來北大看看,無論你從北京的東南西北哪個方向來,最好從北大西門前面的那條胡同進來。
原因之一就是百年學府,卻因為西門的一條前街將鬧市和北大隔開,給北大營造了一場認為的靜謐深沉的學術氛圍。
當你進入西門前的這條灰白色的胡同,這條胡同就已經自動的屏蔽了外面的喧囂,無論是車水馬龍,或者是嘈雜擁擠,這條六米見寬的胡同,都將屬于著這一線城市的一切攔在了外面,留下的,除了標志性的北大西門,就是這條六米見寬的灰色的胡同,它們相得益彰的低調的互相掩映,而這看似不起眼的街道深處,卻是北大。借助著街邊的幾顆古樹,一段灰色的古墻,再加上標志性的北大紅門,老北京街道的韻味,和北大百年名校的文化,布滿了整個西門。
而原因之二就是,從北大西門進入,順著小路往里面走,便是北大最著名的未名湖和博雅塔,它們相得益彰,歷經歲月的變遷,周而復始的百余年,無數的文化的腳印就在未名湖畔和博雅塔下一步一步的被各位大師一樣的風云人物踩的扎扎實實。
有人說:“如果博雅塔倒了,未名湖水干了,北大就不是北大了!”我很同意這個看法,北大,因為有了未名湖和博雅塔而更加有韻味,沒了博雅塔和未名湖,北大,卻也和其他的大學一般無二了,如果來北大是為了感受北大的人文氣息,那么,你只需由西門進來,環繞未名湖一一周,便可以打道回府了,至于說北大東邊現代化的建筑,和西邊相比,就少了許多那些年的崢嶸歲月的味道。
已經不只一次從西門進入北大了,我早已熟諳北大的春夏秋冬,不變的未名湖和博雅塔,而變化的是四季不同的景色。所以即使每一次來北大,看到的每一寸光陰下的每一寸北大的土地都是不一樣的,無論是清晨圍繞著未名湖跑上幾圈,還是夕陽西下在落日的余暉下看著陽光灑在未名湖上,反射出的波光粼粼,都無比愜意,無論是春天的湖面開化,還是夏天的綠樹成蔭,還是秋天的銀杏歸根,還是冬天滿湖的雪,都把北大渲染的鬼斧神工的美!
在北大,我覺得最美事莫過于任性的選擇某個清晨,單單圍繞著未名湖慢跑上兩圈,不要插耳機,就靜靜的踏過每一片湖邊的土地,你會發現,在歲月靜好的每一個清晨,那一湖一塔便是北大!
一、矗立在未名湖畔的博雅塔是北大的魂一樣高高聳立,象征著一代代的北大人的精神。
無論你漫步在未名湖畔的哪一片土地上,博雅塔都會不經意間出現在你的事業當中,它或是景色中的主角,或是配角,過只是畫面的一處背景,甚至虛化在影響當中,但是,你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博雅塔就無時無刻的矗立在每一個來這里尋找的人們心中,深入淺出的告訴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北大究竟是什么。
博雅塔,是北大的魂,象征的北大的精神,它高高聳立在岸邊的小丘之上,凌駕于眾多樹木之中,它告訴來到這里的人,即使時代如何變化,北大的精神不變,那就是甘愿成為每一個領域的先驅者,引領者,這便是北大的精神,也是博雅塔的精神。
二、未名湖像一面鏡子一樣,倒影著博雅塔,倒映著北大的一切。
我想,未名湖最引人入勝的是它的凈、鏡、競、靜、境。
1.未名湖的凈。
無論是未名湖的湖水,還是未名湖畔的甬道和紅色建筑,你什么時候從西門來看它,它什么時候以最干凈的儀容等待著懂它的每一個人,原因之一是由于這里是北大著名的旅游景點,環衛工人打掃的會很勤快,原因之二就是這里的人流動性大,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我想人流和水流一樣,活的人流會不斷地更新未名湖的新鮮度。
2.未名湖的鏡。
一池未名湖,一面鑒真鏡。百余年來,如鏡的未名湖著涼了多少人的影子,他們以鏡為鑒照亮了他們的人生,而如鏡的未名湖變得更加光亮,它始終照耀著屬于這里的每一個人,每一處景色,為北大的精神照明。
3.未名湖的靜。
有人會很好奇的問,為什么未名湖人流如此大,還會如此安靜呢?源于游客們對于北大,對于一湖一塔的尊敬,源于對這里美景的如癡如醉,源于自己的惻隱之心,不忍心驚擾這里的寧靜,這里是讀書的地方,這里是繪畫寫生的地方,這里是攝影的地方,這里是安靜的地方。
4.未名湖的競。
未名湖的競是那些北大的莘莘學子們營造出來的,這里,是他們練晨功的地方,是他們開眼看世界的地方,而這競爭如未名湖水般的寂靜,卻暗潮涌涌,因為不經意間,就會有百家爭鳴,就會有激揚文字,這里的競爭是安靜的,猶如博雅塔的精神,每一個人都敢于做先驅者。
5.未名湖的境。
不必羨慕再別康橋的美景,也不必過于追尋古詩當中若隱如現的寒山寺,來到北大,看看由未名湖為中心而營造的文化仙境,你不得不贊,一湖一塔的相映成趣,一湖百景的如詩如畫,因為這里是北大,因為這里有宛若天成的未名湖,還有與之搭配而變得熠熠生輝的紅色古建筑,老鐘還有涼亭。未名湖的一切沉寂的訴說著屬于北大的故事,又不沉寂的感染者每一個漸入佳境的文人騷客。
這就是北大,一湖一塔一世界,一湖一塔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