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班思考
智悲德育的發心老師大家好,很感恩也非常隨喜今年有這么多的老師加入到我們的德育教育當中來。我是16屆的發心老師,目前帶的是中班,前兩天教務組說讓我來發言談談教學感想和經驗,我呢實在慚愧,也沒有什么好的經驗借鑒給大家,只能將自己在帶班的過程中的感受和變化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殆
身為帶班經驗匱乏的人,一定要事先做好準備工作,我會非常重視每一次共修,因為在共修中可以進一步跟隨大恩導師的腳步深挖頌詞釋義,只有我們深挖了領悟了才能在教授過程中靈活運用。這是其一,其二在共修中可以借鑒很多好的帶班的老師的經驗,可以不斷完善我們自己帶班中的不足。
其次我覺得熟練掌握課件很重要,因為課件是孩子們最直觀的學習資料, 在教授過程中需要我們將課件內容掌握的熟練,并且可以條理清晰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包括頌詞擴展,故事等。使孩子在第一時間就能理解并運用經典。這樣才能打下力行基礎。從而做到知行合一。
2/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盡量學會和孩子交朋友,我們班級是混齡班級,所以在帶班的時候要事先了解每一階段孩子的特性,比如7、8歲的孩子正是給他植入價值觀的時候,所以正確的引導孩子成為一個賢善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故事和游戲可以讓孩子初步理解經典。但是十幾歲的孩子就會不同,已經有了自己的世界觀和認知理念,所以一定給他質疑、求證的機會,以從側面引導,循序漸進。帶領他走入“海納百川、學則不固”,的境界。
3/己不正何以正人
在帶班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覺得有一種黔驢技窮的感觸,因為我們這一代人并不算是受過良好國學教育的人,特別是在近代以來經歷了幾次大的動蕩和文化錯亂之后,圣賢文化的根和精神家園幾乎消失殆盡,只記得在中學的課本里有過論語二則,如此的基礎在“大教育’面前我們顯得非常渺小,更談不上自利利他。所以自我學習,自我完善勢在必行。我們的大恩導師給了我們建立了這樣一個德育平臺,讓我們可學到很多圣賢的文化,有弟子規、孝經、德育啟蒙等各種的早晚課以及微課堂都是我們學習的寶庫。包括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發心清凈的善知識也在引導世人進行國學教育,比如蔡禮旭,郭繼承,羅大倫等。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只有自己內心的充盈才能饒益有情。內盛則外王。
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帶班一年以來,起初只是想著利益自己的孩子但是隨著發心和學習的深入,覺得身上的膽子重了,特別是當你看到社會上屢屢曝光的新聞,母子相悖,兄弟相殘,幾乎所有人都在膜拜金錢與權力。生活中處處充滿名韁利鎖。幾乎所有人都在追求所謂的”幸??鞓贰?。特別是看到家長們糾結的眼神,那一刻我別無所求,努力踐行大恩導師的教誨?!爸粸楸娚薄?br>
以上是一年多來發心的感受,希望與各位老師分享。最后祝老師們都能有’舍我其誰”的擔當,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遠,有”普濟天下“的情懷,有“切實篤行”的定力,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而不虛度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