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都怕老,但我不怕,因為女人的年齡越來越大,不代表她就越變越丑了,我們有著一種年輕女孩少有的篤定氣場,曾經的閱歷會使我們從容不迫。不害怕變老是內心的一種堅毅,這不代表當別人評價你變老時,你會毫無情緒。
昨天,他說我變老了,我很難過。
有句話這樣寫道:學會放下在乎一個他不在乎你的人。前幾天一位案主給我發來微信,告訴我她在乎的人不在乎她,而表現形式就是她為了他做了很多的改變,而他卻漠不關心,甚至連起碼的尊重也悄然淡之。
她說,他不在乎我,我很難過。
是哦,我能感覺到我和她都有了情緒。我嘗試用3F傾聽去捕捉情緒背后的感受,那個感受應該是憂傷吧。
突然之間,我覺得很幸運,因為我終于可以慢慢開始辨識和表述出我的情緒了。過往的我只要一觸碰到有關情緒的問題時,我只會用籠統的詞匯來表達,例如“不舒服、很糟糕、好煩好煩”來表達,并不能準確的知道自己正在經歷著什么。那些“感到糟糕”的感覺,更容易讓人陷入一種“被情緒控制”的感覺。比如“我真的感覺很糟糕”、“我的情緒很壞”,那么,每一次感覺“不好”的時候,你都會產生一樣的、負面的身心反應,但它只是一種重復的消耗,因為你始終不知道,自己每次具體需要應對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當我們都覺察不到自己情緒正在經歷的過程,又如何去陪伴我們的被教練者去感受和體驗他們情緒背后的東西呢?
所以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識別自己的情緒、給它們打上準確的標記,這才是情緒管理的開始。
問:如何找到情緒標記?
1. 當情緒出現時,找到它在坐標軸里的位置。
我們可以用2個維度來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簡單、初步的分析。
一個是“喚起程度”(arousal),即這是一種讓你“有感覺“還是“沒感覺”的情緒,比如“憤怒”就是一種比“抑郁”喚起程度高的情緒;
另一個是 “愉悅程度”(pleasure/displeasure),即面對刺激時產生的情緒是愉悅的的,還是不愉悅的(Lewis & Barrett, 2010)。
按照這兩個維度,我們所擁有的一些基本情緒都能夠在坐標軸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例如:
興奮是高喚起、高愉悅的情緒,
憤怒是高喚起、低愉悅的情緒,
平靜是低喚起、高愉悅的情緒,
抑郁是低喚起、低愉悅的情緒。
主動識別情緒所在的區間,并進一步嘗試識別在區間內每種情緒的差異,是一種主動探詢情緒敏感度的方式。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你的情緒轉化為能被表達的語言。
作為教練,你會使用很多深挖感受的教練工具,譬如3F傾聽和深度會談,可能你會問到:“你當時的感受是什么呢?你現在的感受是什么呢?你聽完后的感受是什么呢?”當你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等待,被教練者給你的回答是:“沒感受、不知道”。這時的你可以嘗試去了解他的沒感受和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在逃避那份感受還是壓根連他自己都捕捉不到那份情緒背后的感受呢?
情緒是感受的制造工廠,感受是情緒的產物。你想知道你自己的感受,請先與情緒好好交往下吧,先學會和“他”相處,學會真正懂“他”,才能捕捉到“他”的軌跡,從而管理和應對我們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