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回首,往事已經忘光了,或是只記得個大概,那些真誠又拘謹的細節被我們遺忘。
也許它們本身不是那么的有趣,但是很多年之后再打開日記,總覺著內心有個地方會柔軟下去,嘴角似乎也會彎起一個慈祥的弧度。
還記得你第一次坐高鐵的心情與際遇嗎?
忘記也沒關系,正好前天我剛經歷過,我們一起來回憶。
第一次坐高鐵,我的標簽是一個剛放寒假的大四女學生。由于之前同鄉會包車太方便,以至于到現在都沒有坐過高鐵動車。也正是因為之前一直害怕一個人搭高鐵應付不過來,所以剛放假的我突然想給自己一個小挑戰——獨自一人拖著大行李箱坐動車回家。
其實也就那樣,這是后來坐在座位上的感受,一開始準備階段可沒這么輕松。
坐動車的前幾天我一直在百度看坐高鐵的流程、注意事項什么的,也常常跟舍友請教一些學生票的使用方法。
單就行李箱的尺寸我就糾結了好久。一開始裝的是一個不知道尺寸的大行李箱,而看到百度里說動車行李箱尺寸長寬高之和不得超過130cm,可某個舍友說我的行李箱那么大好像是可以的,一想到要把好不容易塞進去的行李拿出來分裝在兩個小行李箱里又覺得麻煩,于是在偷懶和謹慎之間我選了前者。
然而心里還是有些毛毛的,要是檢查的時候行李箱太大坐不了車可怎么辦?最后糾結結束于剛回宿舍的室長,可靠的室長說沒事,她哥的行李箱比我這個還大,照樣上得了動車,聽完我才真正安心的翻篇了。
1月7號,坐動車的這一天來了,出發前內心時而緊張時而放松,時而焦慮時而開心,現在看來,那估計跟縮小版的臨高考前的心情差不多。
按著前一天的時間計劃:
11:15
? ? 吃完飯回宿舍坐一小會兒;
11:50
? ? 從宿舍出發;
13:30
? ? 前到火車站然后進站等候。
然而真正實行的時候發現把行李箱的體重,或者應該說是自己是否有能力輕松拖著行李箱這事給忽略了。
這大行李箱,之前有想過它很重,但還真沒想到它是這么的重。
宿舍在四樓,好在舍友幫我抬下去,不然真真是要在第一關就考慮要不要換成兩個小行李箱了。
一路磕磕絆絆來到火車站,終是到了沒有計劃安排的時間段了,提前了兩個小時到站,憨憨的走一步看一步,膽怯慢慢被疲倦麻痹。
跟著人群及路標,猜測著腳下的方向,循著前一天看流程的印象,大門→售票處→候車室→檢票→進入車廂→坐下。
當時也是有些傻,怎么就忘記導航了呢?由于公交站寫著火車站,第一印象以為下了公交就是火車站里面了。這時問題來了,售票處在哪?印象中母親跟我說行李箱太大去坐直電梯比較好點,擺在我面前最明顯的就是斜行電梯了,莫非火車站售票處在下面?那直電梯又在哪里?
大而重的行李箱使我有勇氣拒絕了對斜行電梯的探究,秉持著邊走邊看的理念我竟也來到了真正的火車站門口。總算是步入正軌了,即使邊走邊看還伴著心虛,“端莊”的進入門口后,一切似乎還算順利。
除了售票處的小姐姐還給我學生證、身份證后沒再給我一張藍票或紅票,只說了一句可以刷身份證進站。想著之前百度里的流程,說是換票后在檢票時藍票可以直接刷,紅票就需要去手工檢票那里,可是換票的票在哪里?于是滿懷疑惑的我看向小姐姐,問道是否用身份證就可以?小姐姐肯定的回答使我有些心慌,得,偏離預料了。
接下來的步驟依舊不是預想中的那個流程。拖著行李箱照著指示牌走到候車室,看到黑壓壓的一片莫名有些煩躁,看到前面在排隊,不假思索就往隊伍那邊走去。只想著趕緊到達最后一關,在動車門口等著上車就萬事大吉了。
可惜希望總是太美好,提前1個多小時到檢票處,那些機器里沒有儲存我的購票信息是進不了的。檢票的小哥哥說得等發車前25分鐘才能放人進去,于是我只好先找個墻角坐著。
25分鐘會不會不夠呀,總覺著人太多容易找不著路。這一個多小時的等待里我時不時想著,心里將檢票后的流程想了又想,假裝輕松看了會兒手機又不自覺的看了下周圍,就怕一不小心大家在排隊留我一個在后邊涼快,到時連25分鐘的找路時間都沒了。
后邊的流程還算順利,就是在找車廂時因為太順利突然傻了,看著12306的車票信息竟不知道怎么看是哪個車廂,雖然里面明顯的寫著04車。好在腦袋發蠢,腳下卻依舊不停,終于還是擱下行李坐上座位了。
你第一次乘車是否也這般可愛呢?想來應是比我機靈多了。
四年沒正經寫過文章了,重新拾筆只為鍛煉表達,如果您有什么建議跟我說,那真是榮幸之至!
感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