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抽煙不節制男
一向對抽煙的男性沒有什么好感,我爸爸除外。
其實抽煙這種行為我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誰還沒個郁悶的時候呢。心煩氣躁的時候尋一處安靜角落,看著煙圈緩緩上升,真有一時之趣呢。我才不告訴你我可以理解是因為我也曾抽過煙。
再者說了,我們的生活圈也決定了“不抽煙”等同于不合群。不管是生意伙伴還是多年老友,人家煙都遞過來了,火都打著了,你一擺手:“抱歉,不抽煙。”豈不是看不起人家?有人表示無所謂,有人卻介意的很。
但我理解不等于可以接受無節制的抽煙。這里的無節制是指不分場合、不管時間且多多益善。“吸煙有害健康”這行字想必每盒煙上都少不了,可所有人都把它當成聾子的耳朵——擺設,根本不往心里去,照抽不誤。吸煙歷史長的可以自行打開百度圖片搜索一下,在這里圖片恕不奉上了。
我最討厭的是不分場合的吸煙。2014年我國已立法控制公共場所吸煙,禁煙區域吸煙處50-500元罰款。雖說現在已經2017了,仍沒見有戴著紅袖標的居委會大媽站在禁煙區域逮著人就教育,但公眾場所的煙民確實少了很多。所以還不分場合亂吸一氣的人就越加可氣,有孩子的電梯間里抽,有孕婦的酒店大堂抽,有哮喘病人的醫院走廊抽……真是恨不得上前抽他兩嘴巴(不要怪我太暴力,最多說一句而已。)
如果說自己找個角落吸煙是排遣憂愁,人前交際時抽煙是不得已,那么在公眾場合吞云吐霧就是素質問題了。你自己吸有害健康就得了,還拉上幾個陌生人當墊背的,人家除了防霧霾,還得防你唄?再設想一下,未來讓你從這些人中選一個當老公,吸一輩子二手煙,是不是得好好合計合計?
4.打電話高調男
我一說這種人,你肯定見過,回憶起來還倍兒有畫面感。
“誒,老張嘛?是我呀,我的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啊,什么時候有空出來坐坐啊。去什么大排檔,去肯德基,要去就去高檔一點的地方嘛!”“老李啊,咱那100萬的單子什么時候才搞得好嘛,這么點小事情還搞不定嘛!”類似這樣的電話你肯定聽過不少,倒不是咱們耳朵長非得扒拉人家隱私,是通話聲音太大,對方說什么都一清二楚,由不得你不皺眉。
這倒讓我想起看過的一個段子:倆中年人到小面館吃刀削面,邊吃邊聊。“昨晚上夠倒霉的,又損失一千多萬。”“你那也叫事啊,我前兩天更慘。”那聲音叫一個大啊,滿面館的人為之側目。面館老板心想:誒呦喂,我這小店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居然引來了動輒上千萬的煤老板,造化啊!等結賬時,老板說:要什么錢,常來賞光啊。倆人一愣走出了門,邊走還聊著吶:“你不曉得,炸金花就是比較費錢嘛,騰訊不就是靠著這些子么……”
除了打電話聲高,平時說話分貝也不小。多年不見的老友在公交車上遇見了,一個在投幣箱這里站著,一個在車尾緊拽尼龍把手:“誒呦喂,這不是‘驢’嘛,最近忙啥呢,老也瞅不著你,發財忘了哥們了吧?”“哪里有,忘了‘馬臉’你,天打五雷轟。”
我想對這樣的人說,您哥倆的對話滿車廂的人都聽清啦,用不著那么大聲,還打個飽嗝,一車韭菜盒子味兒。真有那么“喜大普奔”之情,請您回家促膝長談去。再捎帶說一句:哪位姑娘能看上您這樣的呢,打電話只顧自己爽了,沒看見電梯間里的每個人只想捂耳朵嗎?
文|劉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