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爾也會有些感到迷茫,但究竟是為什么呢?好像用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
后來聽說有一本書叫《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能夠幫助我們緩解負面情緒,減輕個人壓力。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一本回來讀。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凱特·艾倫。作者是美國很有人氣的插畫家和設計師。
開篇作者的一個觀點就吸引了我:最好的數學老師不是那些在學數學方面天賦異稟的人。因為這樣的老師,能對學生遇到的問題感同身受,因為他自己也親身經歷過,對教學會更加耐心。
作者說,她在心理學方面,也像那個學數學很吃力的老師。然后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讓我們明白,怎樣將糟糕的自我形象轉變為相當健康的自我形象的。
首先講閱讀本書有兩個規則,規則一:允許將這本日志弄得亂七八糟。可以在書上亂寫亂畫。這對我來說,還是平生第一次。接著就讓我們在一頁空白頁上亂涂亂畫。雖說感覺作者的作法不可思議,但真的在書本上亂畫一氣的感覺還爽。
接著又讓一頁上畫龍卷風,一頁上畫全一只貓,一頁用圓圈圈自己喜歡的東西,用筆劃掉不喜歡的東西。
接下來,講到第二個規則,這是你的日志,它只屬于你一個人。
每人個都有多面性,我們需要與自己的每一面和睦相處。
接著進入正式的主題“設定目標”,讓我自己填希望從這本日志中獲得什么?我填的是:改變迷茫的我。
在“了解你自己”這部分,先讓我畫一個簡筆自畫像。后來又問了十二個問題。包含我最喜歡做的事,最大的優點是什么、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等等。
在“我是誰”這部分,也用問答方式,了解我愛的人、他們的特點、我喜歡的風格、我的認知等等。
就這樣,寫寫、畫畫、勾勾選選、問問答答的過程中,我很快就將這本書“讀”完了。我感覺,我還可以說,我是將這本日志“寫”完了。
閱讀的過程,就是創作的過程,更是向自己內心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我在作者的引導下,找到了真實的自己,并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會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獻身說法,她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我找到我迷茫的原因是: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自己太過苛刻。
我找到應對的方法是:我不必如此自苦,我一直都在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想每個人在閱讀這本書時,都能“寫”出一本自己的療愈課。這是一種非常新穎的創作方式和閱讀體驗。
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來閱讀本書,閱讀的感受也會不一樣,體驗也會不一樣,得到的收獲也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