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業工作了,家里的重擔總算開始逐漸減輕,也總算能夠盡我綿薄之力來補貼家用,這使我感到特別欣慰。這些年來,母親遭遇了許多苦難,疾病接二連三地降臨到她身上,使得她備受折磨。她是個優秀的人,更是位優秀的母親,上天卻對她如此不公。
母親自幼便吃了不少苦,她的童年是慘淡的。聽她說,那個年代特別貧窮,外公又生性懶惰,不愿出力討活,而家里更是一貧如洗。身為家中的長女,她必須挑起家庭的重擔,從小想方設法謀生,長途跋涉買賣家鄉的土特產,夜以繼日地在田里勞作掙工分,這才勉強熬過來。母親未上過一天學,除了會算數,不識幾個字,她說這也是她最大的遺憾。
嫁給父親后,母親也無福可享。相夫教子,打理家務是她的職責。剛結婚時,父母寄居在老房子,父親有好幾個弟弟、妹妹,想必十分擁擠。父親便帶著母親外出打工,漸漸地攢錢蓋起自己的房屋,才算有了安定的家。她終于能夠一日、三餐、四季,生活得其樂融融。母親在農務上向來不偷懶省力,一定按時節播種,幼苗破土而出后,雜草從田地里全面拔起,露出可憎的面目,這時母親總是第一個號召全家除草護苗。在秧苗成熟結實前,她逼著我們持久地與雜草惡斗。她經常講:“看看田地就了解這家人,放任雜草蔓延就是在丟自己的臉!”所以,我們家田里的秧苗整齊茂密,綠油油撲面而來,帶著一股精神氣兒,幾乎不見野草的蹤影。秋收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時節,母親從早晨忙到正午,直到火熱的太陽蒸烤大地,連綿的田野里人影稀少,她才收起農具回家做飯,我們為此沒少大發牢騷。或許太過勞累,有一年母親病倒了,且嚴重到住院,此后就落下了病根,需要長期服藥來抑制病情。
她就是這樣拼命,從不惜力愛己。我仔細端詳過她的手背,上面爬滿了皺紋,像是生命被挖開縱橫交錯的溝壑,手心結滿厚重的老繭,不像從前那般細滑,這是她勞動的痕跡。每次我去牽她的手,碰觸到她粗糙的皮膚,都會令我渾身戰栗,驚覺生活如此艱辛,可生命又如此頑強。母親從未莊重地教導過我,也未曾告訴我該如何做人、怎樣做事。但她的舉動長久育化著我,教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和努力認真做事。
然而,小時候我不懂她,總認為她是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農家婦女,她那些淺陋愚見于我是無利的。我也不怕她,她交代的事,如果我不愿做,常是拋之腦后、棄之不管,因為我知道最壞的結果就是聽她大聲呵斥罷了。可父親交代的事就另當別論,我是規規矩矩地照辦不誤,生怕惹了父怒,后果不堪設想。不過,面對父親的強權和專橫,漸漸長大的我流露出不屑,甚至要反唇相譏。有一次,我趴在桌臺上寫作業,旁邊的電視播放著連續劇,就邊看邊寫,直到下午四五點還未完成作業。父親剛好因急事從田里返回,進門見到我就高聲責罵,他走過來,“啪”的一聲,把電視關掉了。我不甘示弱,氣惱地回駁了幾句,竟惹得他大發雷霆,想要動手教訓。頓時我惶恐不安,感覺肯定逃不過一場劇烈的風暴。然而母親出現了,慌忙跑來攔住,父親這才停手。母親吩咐道:“趕緊寫完,田里還有很多事要忙。”像這般狀況,在成長過程中發生過多次,危急時刻都是母親沖出來把我解救。她對我平日的反叛并不傷心,反而時刻維護我,這令我慚愧不已。
其實,我算是乖巧聽話的兒子,很小就會自己洗腳、收拾家務。每當客人來訪,母親便對他們高聲贊揚,這令我倍感驕傲。我們家來訪的人真不少,幾乎每天都陸續不斷,其實家中光景一般,有時甚至相當困窘,但很多人愿意尋母親磕嘮家常、聊聊村里的新聞軼事。我家地處偏僻之地,位居高坡,即使如此,母親在村中心仍舊有相交的好友,她們時常來訪,只為和母親閑話。我感到奇怪,她是如何認識那么多人,畢竟她是嫁到父親的本家,卻似乎比父親更熟知村里的人事,與人相處融洽。
這讓我想到多年前的一件事,父親做工不幸受傷,腳背被掉下的硬物砸傷,劃出一道血口,估計傷到腳筋了,不得不靜養一段時日。父親當時心急如焚,恐日常開銷以及我們念書的費用接濟不上。每年固定的時間,鎮上會開辦集市,這年母親的那些朋友仍舊前來邀她去趕集。但因照料父親的緣故,母親婉言辭絕,懇請其中一位嬸嬸幫忙買回一些物品,那位嬸嬸欣然答應。她從集市返回后,母親去取物品,不料起初預算高了,剩下一些零錢,嬸嬸自然是要還給母親,可母親堅決拒收,因麻煩別人要表示感謝。這事兒后來被父親得知,他勃然大怒,將母親數落得厲害,我們幾個孩子也認為母親太過大方,已經超出理智,于是一邊倒地支持父親。母親卻未作任何辯解,她始終認為自己的行為無可非議。
母親做事的確讓人驚訝不解,有時甚至出乎意料。我們在學校念書,她很少過問我們的成績。姐姐讀初二時想要輟學,這原本是她本人的意愿,而且當時家里經濟拮據,就沒人反對干涉。可母親想方設法去勸阻,給她買新衣服,和她促膝長談,鼓勵她一定要繼續讀下去,于是姐姐堅持到初三順利畢業。我自幼成績好,年年能領回獎狀,她常堆滿笑容,認真地把一張張獎狀貼在正屋的墻壁上,客人來訪必定向母親夸贊我。但升入高中,我就褪去了往日的光環,那時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困難多,一次次的失敗幾乎要將我擊垮,我整日悶悶不樂。周末回家,我就獨自坐在門前的石階上,呆望著沉沉的夜色,家人從我身邊走過,無視我的狀態。臨近吃飯時,母親突然溫柔地喚住我:“乖,好好吃飯,學習上遇到困難了吧,自己盡力就好,別太灰心。”正是她平淡無奇的三言兩語給我極大的力量,讓我知道在陷入苦海時,她仍舊陪伴著我。
擁有這樣的母親是我們的幸福。姐姐個性強,做事全憑自己的意愿,很少顧及別人,但她的人生大事卻是由母親定奪的。別人起初給姐姐介紹的對象,姐姐自己表示滿意,想要嘗試交往,但被母親勸阻了,因此兩人鬧得不可開交,最后姐姐還是聽從了母親。以后她認識的人,必定要薦給母親考查。母親最終把姐姐交給了一個家境普通的男孩,她評價這孩子聰明機智,相貌上也與姐姐相配,眼前雖不富裕,可一定是有未來的。從小飽受窮困的母親沒把財富擺在首位,反而更注重一個人的品質與潛力,雖不識字,她的眼光和胸襟卻是超凡的。
如今在外工作,母親每周會給我通電話,縱然我已經長大,她照舊噓寒問暖,偶爾詢問我的工作狀況,鼓勵我好好表現。有時我受挫氣餒,她就指責我讀那么多書,怎么沒長點志氣。此時,我羞愧難當,覺得對不住她多年的撫育,便立刻丟棄那些喪志的想法,重新燃起無窮的斗志。我們都要做事,現在母親只能自個兒獨居家中,想來甚是孤單。但我更掛念她的身體,這些年她日漸衰老,不如從前那般精神抖擻。疾病加身使她神氣頹喪,異常的蒼蕭。她的眼睛充斥著憂慮,也很少再發出爽朗的笑聲。夜晚她常常一個人躺在沙發上,開著電視,不知不覺就呼呼大睡。這時,我便上前關掉電視,催促她回臥室。
母親雖不識字,卻有大文化。從她身上,我讀懂了什么是頑強勇敢,什么是勤勞樸實。她用行動教育我做善良感恩之人,努力認真干事。她給予的愛,我二十多年才漸漸感悟出,那是怎樣的無私和深厚。此時此刻,我唯一的心愿就是祈求她身體康健,等著兒子反哺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