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構造了現實世界

很幸運,兩個月前遇見了笑來老師這個引路人,通過斷斷續續的學習知識升級,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點稚嫩。這是我的第一篇寫作,一個里程碑式的時刻,也是一段新的奇妙的旅程的開端呢!

經歷了長遠的繁衍進化,無數代人的努力,人類最終爬上了食物鏈的頂端,而人類文明也進入到一個及其多元復雜的時代。數不清的高樓大廈樓宇,充斥著一種厚重而冰冷的鋼鐵氣息。然而,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是一個由我們意識構造出的產物。很早以前,馬克思韋伯曾說過,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識之網上的動物。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這場劇的導演,而我們就像一個舵手一樣掌握著這艘充斥著酸甜苦辣的生命之舟的方向。

我們導演的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是由無數的概念組成。當這些觀念在我們主觀意識中存在的時候,我們也會驚訝的發現,在客觀的世界中我們也會發現它的存在。即,如果一個概念在某個文化中并不存在,那么那個文化中的人對那個客觀存在無任何感知。然而,若一個概念存在,即使它并不是一種客觀存在,人們也能從主觀中感知到。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是時有發生,不管是已經被我們淘汰的燃素(本質上是在我們沒發現氧氣時對空氣中助燃氣體的一種定義)這個概念,亦或是在我們主觀意識中存在后能夠被我們感知到的重力加速度,上火,合群等概念。

當意識到這個世界其實是存在生命這個概念之后,通過學習和觀察,很多原來未出現的一些概念,觀念會在有意無意中驚喜的出現,給我們所導演的這部人生大戲添加戲份,注入新的可能性。新的可能性的出現不僅意味著選擇中更多的主動權。更重要的是,在一些精心掩飾的機會面前,那一部分通過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系統的人會看到這些機會并且抓住它。

如果我們主觀中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缺少對相應概念的領悟。就拿我為例。以前,在我的觀念中不存在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有差異的個體這個概念,相反,我認為大家大家都跟我相同。因此,我常常以對待自己的這一套自以為正確的方式對待每一個人,也因此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然而,通過接觸邏輯思維,看感興趣的心理學以及后來幸運的加入了笑來老師的學習圈,跟很多朋友一起更新自己頭腦的硬件操作系統,我腦子里漸漸形成了人與人之間有差異這個概念,即不同個體意識構建的主觀世界是不同的,不同人不同的群體也是需要區別對待的。當知道這個觀念之后,我也就開始了我的踐行之旅。通過實習,我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在觀察這些人的言談舉止之后,也漸漸將我之前的那個觀念強化。

不管是這個世界亦或是在這個世界生存的其他生命,都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一方面,我們只有在主觀的意識上有某些概念觀念的存在時,鏡子上才能反射出這些事物。另一方面,信念即自我實現預言。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反作用與我們。換句話說,每個個體的認知對這個世界的感知是存在差異的。善良樂觀的人眼中的世界是積極充滿色彩的,而愛抱怨悲觀的人只會看到這個世界消極悲觀的一面。人際交往也是如此,當我們在一開始給對方貼標簽認定對方是某一種類型的人后,我們傳遞給對方的行為和舉止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對方的態度和行為,讓他們轉變成我們認為的那種人。

所以,通過刻意練習升級我們大腦的認知操作系統顯得尤為重要了。成長是一個不斷積累升級的過程,在這一旅途我們會遇到許多不順。如果我們能改變自身對“苦” 的認識,而把它當成必經的積累過程,那么我們會珍惜于這個過程。再者,豐富自己的意識世界也是在另一個側面上的活在未來。當主觀中存在一些在未來對我們可能會有幫助的概念時,我們也會慢慢得活成這樣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