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生提出個體發展的決定性條件是后天環境。
華生提出了環境決定兒童發展的觀點。他認為后天環境是第一性的,否定遺傳生物因素在兒童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
2.華生研究兒童的怕、怒、愛三種非習得性情緒反應。
華生對心理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緒發展的課題上,特別是對兒童怕、怒、愛的分析。他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這些實驗研究,在心理學史上被譽為“經典實驗”之一,也是華生在發展心理學上一個開創性的貢獻。
3.“關鍵期”指發生在生命中某個固定的短暫時期。情緒控制的關鍵時期約為1-5歲。
兒童不同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不同,研究表明,情緒控制約為1-5歲,雙眼視覺約為O-5歲,習慣反應方式約為0.5 -5歲,語言能力約為0.5 -7歲。
4.認為心理發展是“連續的…‘沒有階段的…‘發展只有量的增加”的發展心理學理論是社會文化歷史論。
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歷史理論認為,發展的實質是個體在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由低級心理機能向高級心理機能轉化的過程,高級心理機能是外部活動不斷內化的結果。
5.小童看到姐姐考試得滿分受到媽媽表揚后,也開始努力學習起來,根據班杜拉的理論,小童受到了替代強化。
班杜拉認為,強化可以是直接強化,即通過外界因素對學習者的行為直接進行干預。
強化也可以是替代強化,即學習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贊揚的行為,就會增強產生同樣的學習傾向;如果看到失敗或受罰的行為,就會削弱或抑制發生這種行為的傾向。
強化還可以是自我強化,即行為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時,以自己能支配的報酬來增強、維持自己的行為的過程。
6.在小說《沃爾登第二》里,把一個兒童成長的行為環境擴展到幾千人組成的理想國,其思想是要盡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創造適宜兒童發展的行為環境,養育身心健康的兒童。這本書的作者為斯金納。
斯金納設計了育嬰箱,其設計思想是要盡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創造適宜兒童發展的行為環境,養育身心健康的兒童。后來,斯金納發展了這些思想,寫成小說《沃爾登第二》。
7.在熱播親子真人秀“爸爸回來了”節目中,萌神“奧莉”兩歲半就可以自己吃飯了,這讓許多人都覺得后天的教育訓練十分重要,甚至夸張地認為教育是萬能的。這與華生的觀點相符。
華生在心理發展問題上突出的觀點是環境決定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否認遺傳的作用;②夸大環境和教育的作用。有著名的教育萬能論論斷(給我一打嬰兒,我能將他們訓練成各色人等)。
以下三人為遺傳決定論的代表人物。高爾頓(家譜研究)、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詹姆斯。
8.依據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青年期要解決的危機是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埃里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個體在一生中要經過八個有固定順序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發展任務以及需要解決的危機。
青年期要解決的危機是同一性對角色混亂;繁殖對停滯是成年中期的危機;信任對不信任是嬰兒期要解決的危機;親密對孤獨是成年早期要解決的危機。
9.個體在人生的7-12歲經歷了勤奮對自卑的危機,發展出勤奮感。
0~2歲經歷基本信任對懷疑的危機,體驗著希望的實現;2—4歲經歷自主對羞怯的危機,體驗著意志的實現;4—7歲經歷主動對內疚的危機,體驗目的地實現;7~ 12歲經歷勤奮對自卑的危機,體現著能力的實現。
10.埃里克森提出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亂。
11.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埃里克森將青少年期定義為一個人形成同一性的關鍵期,并且認為青少年會經歷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這一心理沖突。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整合與適應之感,是個體尋求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能力,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為了獲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覺的許多不同方面,使其成為一致的自我感。
12.在發展心理學史上,維果茨基的思想獨樹一幟,在教學與發展的關系上,他提出最近發展區、教學走在發展前面、學習關鍵期。
維果茨基是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和魯利亞、列昂節夫形成了維夕維列魯學派 。在教學與發展的關系上.維果茨基提出了三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是最近發展區思想;一個是教學走在發展前面;一個是關于學習的最佳期限問題。內化學說是維果茨基分析智力形成過程后提出來的,并不是教學與發展關系的內容。
13.小明在觀看世界杯比賽后,學會了踢足球。從班杜拉的觀察學習角度出發,小明學會踢足球的過程包括注意過程保持過程、運動復現過程動機過程。
所謂觀察學習,實際上就是通過觀察他人(榜樣)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而進行的學習,它的特點是學習者不必直接地做出反應,也不需要親自體驗強化,只通過觀察他人來學習。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的過程包括注意過程、保持過程、運動復現過程和動機過程。(若題目中出現“榜樣學習”或是“殺雞儆猴”等詞匯,應注意與班杜拉的觀察學習進行聯系。)
14.維果茨基的文化一歷史發展觀認為,心理機能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原因包括起源于社會文化一歷史的發展、掌握高級心理機能的工具——語言、符號、高級心理機能是不斷內化的結果。
維果茨基在解釋心理機能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原因時,強調了三點,而物質生產的間接生產方式,改變了以前人類以身體的直接方式來適應自然,使人類的發展不再受生物進化規律所制約,而受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所制約,這種間接的物質生產方式也促進了人類社會所特有的語言和符號的產生,解釋了人類心理本質上與動物不同的那些高級心理機能。
15.弗洛伊德理論中超我包括良心、自我理想。
超我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良心 ,一個是,自我理想。前者是超我的懲罰性的、消極的和批判性的部分,它告訴個體不能違背良心。例如,它指導人們該怎樣活動,當其做了違背良心的事,就會產生犯罪感。后者是由積極的雄心、理想所構成的抽象的東西,它希望個體為之奮斗。例如:一個兒童希望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是自我理想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