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里古村游記
沿著一路的美景,伴隨著一路的花香,撿起道路兩旁落下的樹葉,偶爾拈花一朵,與同學老師歡笑兩聲,這是一場至心靈的春日采風出游。
這是一場學院組織的班級春游,我們來到了下保的防里古村,天氣原本有些陰暗,但是這天仿佛有靈性似的,在我們下車時,過不了多久,太陽便出來了,我們原本不好的心情也一晃而散。走進古村,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古樹,還有道路旁墻壁上的圖畫,這十九進士圖和墻上的二十四孝,以及翻修的祠堂,村子里的人文氣息十分濃厚,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學子崇文尚學,好讀成風,在唐、宋、元、明、清年間,村中共考取19名進士,是個名副其實的“進士村”。
高高的檐角飛起,似要乘風歸去,青磚,紅瓦,馬頭墻,旁邊高直的路燈,靜靜的立在一旁,這是古時徽派建筑與現代的相結合,并沒有什么違和感,反而為這美麗的徽派建筑更添一分雅致,一分閑適中的淡然。跟在班級隊伍的后面隨心走著,前面村子里的導游不斷的介紹防里古村的風俗人情和各式建筑,雖有要到達的目的地,但我卻偏愛無目的似的行走,沿著房屋旁的小巷子走著,青色的石磚,灰白的墻壁,抬頭仰望巷子中的天空,狹小的一片天空,剛好一只鳥的飛過,卻格外的讓我欣喜,在這一片小小的天空當中,思緒紛飛,卻也讓人心生寧靜。
走進一座屋宅,那種老房子的潮濕感撲面而來,原本在外面太陽的炎熱,被消散了,我靜靜的打量著這屋宅的內部結構,旁邊的導游不斷向我們介紹這房屋主人的故事——歐陽邵祁,我仔細聆聽,房屋的內部構造由很多個小房間組成,房間內一張木桌,紙墨筆硯都放在上面,擺放的整齊,我仿佛能透過時間的洪流,看到木桌前一名書生執筆揮墨,油燈的光亮照在他的臉上......
古村的美景許多,但最令我喜歡的是那一處自然美景——古樟樹群,我們沿著古村的巷子走著,走出巷子,可以看見那是一排排高大的古樟樹群,據說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更是能看見同學們圍在古樟樹旁邊興奮的拍照片,我也感到歡喜,巨大的古樟樹,粗大的枝干,碧綠的葉,雖滿是歲月打磨的痕跡,卻使得我們在這幾百年之后觀賞它時,古樟樹仍然散發著了神秘的色彩和魅力。
穿過樟樹林,來到小河邊,是一座全由石頭修建而成的石板橋——星拱橋,我走上石橋,不禁思考,這一塊塊石板,經由風吹日曬,是多么堅硬,才能使一座石橋承受這歷史的重量,石橋具體的年限已無從得知,我們站在石橋上,再多少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夠感受到歷史所賦予它的使命與石橋的厚重感。
走走停停,我們不斷的探尋著防里古村在穿過歷史的長河中所留下的痕跡,沒有刻意,跟隨自己的心,在防里古村采風的這段歷程,感受到許多,體驗到許多,在人生的道路上,隨心而行,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