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年暑假,照例要帶兒子去姥姥家消夏小住。在鄉間,時間仿佛被魔法師施了魔法般放緩了節奏,鄉間的夏日,白日愈顯悠長。
村口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楊樹林,挺拔舒朗的楊樹枝干上,碩大的楊樹葉子像一把把翠綠色的小蒲扇,在風中“嘩啦啦啦”齊刷刷的搖動著。而知了就隱身在滿樹濃蔭中,不知疲倦的高歌著對愛情的渴望。
樹下碧草茵茵,知名或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點綴在草叢間,不時有蜜蜂和蝴蝶流連嬉戲在花草間。
蝴蝶最常見的種類是米白色帶黑色斑點的菜粉蝶與暗藍夾紫的藍灰蝶,極偶爾的能看到一種黑翅大鳳蝶,黑油油的翅翼在陽光下泛著幽藍的光澤。
? ?
楊樹林的旁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花生田,翠綠的花生秧苗上開著黃燦燦的小花兒,花生是最質樸實在的作物,沒有一朵花生花是“謊花”,到了收獲的金秋,當初每一朵不起眼的小花都會變成一顆顆飽滿的花生果實。微風吹過,花生田像一片幽綠色的湖泊,在陽光下泛著陣陣漣漪。
花生田的對面是一大片玉米地,玉米地的上空經常有成群結隊的喜鵲或者麻雀在那里嘰嘰喳喳的喧鬧盤旋著。
撿起一顆石子用力向玉米地深處扔去,瞬間,一群隱身在青紗帳中啄食鮮嫩玉米的喜鵲或麻雀們撲棱著翅膀從玉米地里快速飛起,和空中盤旋著的那群鳥兒交匯在了一起。
緊挨著玉米地的溝畔上有家農人種植了高粱,壯實的高粱秸稈上,垂下一簇簇紅艷艷的高粱穗兒,像是一群憨厚樸實的老式紅臉莊稼漢羞赧的低垂著頭。
間或有農家在地里種植著稻子,北方的田地只能種植旱稻,產量并不高,因此這種農作物在家鄉是極少有人種植的。曾聽母親提起過,在我幼時,家里也曾種植過旱稻和芝麻,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 ? ?
谷子這幾年在家鄉也漸漸有人開始種植了,但也只是在零星的邊角地或是在自家的菜園里小面積的種植。
你看,那碩大的谷穗兒沉甸甸的將谷秧壓彎了腰,一簇簇的谷穗里金燦燦的小米粒是麻雀的心頭好,因此農人用自家閑置的草帽和顏色鮮亮的舊衣服扎成幾個簡易的“稻草人”,分散放置在田地里,田地的四周也用一條條紅色的布條圍了起來,用來恐嚇鳥兒,防止它們偷吃。
可是,鳥兒們是極聰明的,那些怪模怪樣穿紅掛綠的“人”,初時還能嚇嚇它們。它們小心謹慎的試探著去離“稻草人”極遠的角落啄食,后來慢慢發現那些家伙永遠只會傻乎乎的呆站在那里,并不會對它們造成什么實際的傷害。
于是,鳥兒們的膽子大了起來,恣意的在谷子地里嬉鬧啄食,一些“淘氣”的鳥兒還大模大樣的落在“稻草人”身上。
其實,麻雀和喜鵲曾經是只吃田間害蟲的益鳥,但是隨著農藥大面積的使用,田地里的蟲子越來越少,為了填飽肚子,它們也只能“適者生存”,更改了菜單。
? ? ?
母親家在村北一條極幽靜的小街上,向北再穿過一條同樣幽靜的小街之后,就是大片廣袤的田地了。
那塊地的名字叫做“紅石頭”,一直到現在我也不清楚那塊田地名字的由來。那是一塊很肥沃的田地,田地里面并沒有什么紅色的石頭,連其他顏色的石頭也是沒有的。
曾問過父親母親多次,他們也說不清楚“紅石頭”這個名字的由來,只是聽村里的老人們這樣一代代口口相傳著這個名字。
十幾歲時的我,在略略知道了玉石的一些極細微的皮毛后,曾經異想天開的想,紅色的石頭不就是紅瑪瑙嘛,那塊田地里莫不是曾經挖出過紅瑪瑙,因此才得了“紅石頭”這個地名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