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睡覺,合伙人發信息說市區文化城有旅游產品展讓我過去看看。我到的時候是下午,人已經不是很多。
以上是基本的概框,我挑選了幾個比較有特色的單獨拍了照。
從產品包裝上看,也不是想想中那么土了,畢竟做產品的都會注意這點,現在農產品的包裝也逐漸有了特色。
從產品上看,農產品序列的大部分都是雞蛋、花蜜、果汁、果酒、核桃這類的,也許是季節的問題,但是從整個包裝和宣傳上看,這幾類保鮮期長、運輸方便的無疑是大多數農場的選擇。
從宣傳的環境來看,下冶、王屋山、大峪、坡頭這幾個地方偏濟源南部的鄉鎮環境條件要好于濟源北部的克井(我所在的地方),缺點就是地方稍遠,可井20分鐘可達,其他的鄉鎮估計要近40分鐘,如果是山路就更長了。
不知道你沒有注意到,這些產品的包裝不管多好,都有個問題。農產品是比工業品對保質期要求更高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上都沒有明確的表明產品的生成日期(不是包裝日期)。
注意到有個蜂蜜“張三蜂的蜜”,覺得挺有意思,我就在網上搜索了下,淘寶沒有,搜百度卻顯示的是河北鞍山的。不知道這家公司起名字時候有沒有注冊,不然涉及侵權以后就麻煩了。顯然網絡宣傳部分仍然沒有得到重視,這點要引以為戒。
看到了其他的鄉鎮的宣傳圖片,我覺得克井鎮這邊其實確實挺不占優勢的,之前因為煤炭發達了,現在卻因為煤炭環境成為幾個鄉鎮最差的。雖然我的選遠離大路,但是我想這灰蒙蒙的天氣還是會客戶體驗造成影響的。
參觀了這么的農家樂,慢慢的也有點總結。現在農家樂總體上來說仍然擺脫不了飯店的思維,在飯菜上基本同市區影響不大,個別的能有黃河鯉魚、土雞這樣的菜品,但整個菜單看起來跟在市區吃的一樣。
在環境上,基本都是農家改建,風格上沒有什么特色。更不用談客戶參與度了。
我覺得自己的農場發展分為兩個方向:農家樂和農產品。農家樂這邊首先要注重菜品的味道與款式,不能隨大流;之后呢要增加客戶的參與感,食其所得才能品其味美;再次不能大而全,無法突出特色。那么從這兩點出發我個人認為農家的定位就是美味與新奇。美味就是不同于市區能吃到的菜品,新奇在采摘垂釣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品種類別,最好的普通人都不常見到的。
在對外的產品上,采用同現有公司的方式的產品類別:雞蛋、蜂蜜、果汁等。但是可以做些提升,在產品味道、信任度、質檢、包裝、宣傳等方面做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