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時代到職場,我有個怪病,極為看不慣那種說話辦事很有“套路”的人,同一件事從他們的口中說出來,如沐春風,一件小事他們也會精雕細琢,只有你想還沒想到沒有他們沒做到的。和他們比起來,會顯得自己“樸實”的掉渣,或是出門忘帶腦子,產生挫敗感和自卑感。
仿佛世間萬事碰上會說話會辦事的人,就變得十分 easy。
事實上,很長時間里,在我眼里心里有個評判標準:
會說話=會包裝,擅長話里有話;
會來事=拍馬屁、不要臉、沒自尊、沒原則;我簡單粗暴的總結會說話就是阿諛奉承,會來事就是見風使舵。
有一次單位駕駛員崗位挑調薪,但其中一位員工恰巧調薪前外派到分公司,額外增加了補貼,領導的意思是全體駕駛員調薪時就不再考慮這位員工,但他的直屬上級擔心和他談話時,該員工已知總部同崗位基薪均已調,自己沒有浮動有心理落差。作為人資部也覺得比較尷尬,我的上級告知其這樣和員工談,外派時在考量他補貼標準時已然顧及到后續薪資浮動的事宜,所以這次就不再單獨考慮。當然,其領導在溝通時也不忘給他一些正向鼓勵,談話很順利。看似非常簡單的事,處理不恰當,很容易扎員工的心。領導三言兩語不強硬不失實問題也就解決了。
我還有位同事,在公司多年身受老板信任、器重,從助理一路晉升到公司副總,老板除了贊其作為采購部門的核心人物一心為公司著想,更對其在很多大是大非問題面前堅持原則,有立場而贊許有加。但我們卻一直以為她是運氣好,資歷深,作為關鍵崗位領導參與很多公司戰略方面的業務決策,對外與公司戰略合作伙伴的交流也會很多,當然獲得鍛煉的機會就很多,工作日常雖少有交集,但合作的幾件事上,不難發現她對細節的把控非常好,拿捏分寸也很到位。說話辦事都十分得體,不知不覺就會對她產生信任感。
慢慢我發現會說話、會來事絕不是“心機重”,它是一種思維模式。能做到這一點,私下是要真下功夫的,不得不承認,你不會說好話,是因為懶,懶得去思考這話怎么說不傷人,你不會來事,也因為懶,你懶得積極主動,只想著我舒服就好。善于思考做事積極有熱情的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能擺正好自己的位置,能控制好自身的情緒、關心對方所想,顧忌對方好惡,理解對方心境,讓他人舒服這是情商高手。
如在職場或是生活中,遇挫不如意,別再說我輸在天生不會說話不會來事的問題上,你總是在哪跌倒就在哪躺下的狀態,就算天天泡雞湯,也不會自動升華,晉升漲薪的美事也自然疏遠你。
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即便你無法成為說話辦事高手,也要嘗試向前一步,至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不會被它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