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經常跟我們開玩笑,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玩笑,但凡思維正常的人都無法認可,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我們來回顧一下,古人編給我們看的故事!
一個人打柴的來到溪邊,喝水。卻見到一個老頭,用直鉤在釣魚,實在看不下去了說:"老先生,這樣釣魚,釣不到一條魚的!"太公說:"我不是為了釣到魚,而是在釣王與侯!"
奇特的釣魚方式,姬昌知道后,派士兵去叫太公。太公并不理睬,自言自語道:"魚兒不上鉤,蝦兒來胡鬧!"
姬昌改派一名官員去請。太公依然不答理說: "大魚不上鉤,小魚別胡鬧!"姬昌斷定釣者必是位賢才。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換了衣服,帶著厚禮,聘請太公。太公見他誠心誠意,便答應效力。
這個故事非常的扯!基本上就是一個童話故事,可是流傳了千年!因為,真有姜太公,也有姜太公釣魚的事實!更有太公輔佐兩代君王定鼎天下的偉大功業!
可是,無論我們怎么看都會發現,這個故事不合情理!
本文就來解密這個千年的騙局!
姜太公簡歷: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
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輔佐了六位周王,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
東海海濱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功封于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
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間諜!
姜太公于姬昌早就相識,太公為姬昌做間諜,隱身商都城40年,徹底摸清了商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背景,為謀劃取代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可以說,商朝的很多政治和軍事上的決策,都來自太公推動,40年的謀劃,太公和姬昌都覺得可以行動了,于是一個荒誕的故事上演了,太公用這種方式,走上前臺!終于利用,商王的部隊都出征了,內部武裝力量特別虛弱的時候,取而代之。
為了,證明周的正統性,太公還在輿論建設上作出了驚人的成就,紂王無道,周王取而代之!是上天的旨意 !無數臟水潑了過去,紂王背負了永遠的罵名,雖然有些英雄末路的悲涼,可是丟了江山的帝王都好不到哪去。
結果,這個故事成就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小說《封神榜》,此書一成,中國很多小說的脈絡,都是延續封神榜寫的!
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