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影片的介紹在不少地方看過,然而今天第一次打開視頻,明明歡樂搞笑的氣氛,我卻始終感到壓抑窒息,對這個悲慘女人的命運唏噓不已。
我們都知道童年對一個人的一生起著重大的影響,松子的妹妹久美因為身子孱弱被父親偏愛,松子始終遭受著冷落。當有一天父親帶著松子去游樂場看小丑做鬼臉的時候,松子也對父親做了一個鬼臉,從來都是撲克臉的父親終于笑了。此后松子一發(fā)不可收拾地對父親做鬼臉逗父親笑,以至于后來成年了,只要焦急無措就條件反射地做鬼臉。小孩子做鬼臉可愛,但當別人嚴肅的時候,一個成年人的鬼臉總是不合時宜的。
成年后的松子在中學做音樂老師,學生修學旅行期間偷了旅館老板的錢卻不承認,松子替他偷同事的錢去還錢甚至被學生反咬一口,被學校辭退。與學校里的男老師的戀情不了了之,憤怒之下她離家出走。和作家茍且,作家死后當了作家粉絲的情婦,暴露之后她隨意和勾搭她的男人在一起。錢被卷走之后她憤怒地殺了那個男人,又在路途中跟一個理發(fā)師在一起。沒多久警察找到了她,在監(jiān)獄里呆了八年后她靠著對理發(fā)師的幻想,學習了理發(fā)。本以為出來之后能再和理發(fā)師在一起,但是他已經(jīng)有了妻子孩子,松子默默離去。因在一個理發(fā)店里工作的緣故,她見到了昔日的獄友,也見到了當時害他不淺的學生阿龍。阿龍承認當時的錢是他偷的,他愛她而不自知,他們在一起了。但阿龍卻偷了老大的錢報警自救,松子傻傻地等他出獄,阿龍卻恐懼她這份愛,選擇了逃離。松子,還是被拋棄了。
松子的內(nèi)心始終是空落落的,她想去迎合、討好每一個人,不管出什么岔子,她都覺得是自己不對。上司讓她脫衣服她就脫衣服,作家男友對她使用暴力她卻從沒想過離開。她對生命里出現(xiàn)的,但凡有一絲希望的男人,都抱著極大的熱情,渴望與之廝守一生。她的世界里甚至沒有“我”這個概念,她只想粘著對方,不論對方如何差,只要跟他在一起,下地獄也愿意。
她的人生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明明生而為人,卻卑賤如螻蟻。
能治愈松子被嫌棄一生的,并不是任何亂七八糟的男人的愛情,而是,只要在生命伊始的時候,父親順帶捎在嘴角的笑容,就能給她被愛的感受,就能給予她安全感,才不至于過上這悲哀的一生。她離家出走,但是卻始終沒能和家里斷絕來往,被逼得沒辦法的時候,她找弟弟要錢。得知了父親的死訊,失聲痛哭,她對父親的仰望,渴望他的愛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妹妹久美,雖然有些埋怨,但總也忍不住想起她,想起病床上的她,在雨天里流淚。在選擇了不再信任別人,也不再愛任何人的時候,她住在有一條和家鄉(xiāng)的河很像的出租屋里,經(jīng)常地坐在河邊,痛哭流淚。
她內(nèi)心的缺失的愛,讓她沒有安全感,讓她不斷尋找愛的可能,也讓她饑不擇食。我想起了“敏感期”這個概念,是指幼兒在某段時間對某樣東西特別的感興趣,給予他,滿足他,就能順利地度過那段時間。相反地,如果沒有得到滿足,他的發(fā)展就會停滯不前。在這個角度上,松子從來就沒有長大過,她像個孩子一樣等待被愛,把一切希望都寄予他人,期待沒有得到滿足,直到全部落空,于是自暴自棄。
這片是裹著喜劇外衣的悲劇。
但其實現(xiàn)實生活有很多的“松子”,她們或重或輕都有著類似的病,甚至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個。對于安全感的缺失,我們其實也有能做的地方,不是去把期待放在別人身上,而是從心出發(fā),問自己想要做什么,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松子始終沒有為自己而活過,她從小唱歌好聽順其自然地做了音樂老師,后來的職業(yè)別提多么的隨波逐流。她一心想要得到愛,為愛而活,可是她始終沒問過自己: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面對任何異性的勾搭,她都來不及反應(yīng)就沉淪了進去,這樣悲劇的人生也在情理之中。
生而為人,十分抱歉。這八個字太沉重,一個人的一生過得多么不如意才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這荒謬的一生,那么殘酷。
只要是女人,不論是誰,都憧憬童話中那可愛的白雪公主啊,灰姑娘啊,可是卻不知道哪個地方的齒輪不對,在憧憬著成為白天鵝的時候,醒來卻發(fā)現(xiàn)變成了黑壓壓的烏鴉。但是人生卻只有一次,如果這是童話的話,那這童話就太殘酷了。
但愿這一生,
不論悲喜,
都認真對待,
好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