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點多,小思同學還在因為第二天考科目二的事情,微信問我十點半考幾點考完,說實話,我已經懶得回復她了,可是我又不忍心看她那么緊張還一副懶得理你的樣子。
她一天內從座位高度,問到路線復雜度,問到我幾號車倒幾號庫走幾號庫,到路線圖是否一致,到是否應該先放離合再放剎車,再到幾點考完,我真的沒有太多的心思解答這些問題,全都是教練教過的,我的原則一般就是“先服從”,因為教練比我專業,他們說的基本上不會出錯,我今天也是完全按照教練說的去做而已。
雖然有些過程嘉奕跟我詳細叮嚀了一番,但是如果他不說,我是不會去問的,問了只會讓我更緊張,因為總覺得自己還有什么沒有注意,還有什么地方要再問詳細,還有什么地方自己沒做好。所以我很替小思同學擔憂的是,她的心態真的很不在狀態,我只能反復告訴她,你練習得很好,考場很寬,你可以放輕松。可是她仍舊不依不饒想要抓住每一個細節,就像我以前考試前,總妄圖把每一個考點再看一遍,結果弄得緊張兮兮也沒記住什么。
我這幾天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讓我們對于一場考試產生這么大的緊張感,教練總是說考試考的是心態,確實,很多人不過是敗在心態上,你如果來練車場看他們練習,走得那叫一個標準,可是考完試回來都灰頭土臉。真不是技術的問題,就好像讓你吃個饅頭你絕對不會緊張,但是若讓你參加大胃王比賽吃饅頭,估計你心里還是會有一些緊張的情緒。就好比平時讓我在朋友面前滔滔不絕十幾分鐘臉不緋紅心不狂跳,但是我站在演講比賽臺上講三五分鐘真的很緊張。
一旦對待它的態度不一樣,心態就不一樣,結果也不太一樣。
當我明白我是因為把這場比賽看得太重,給它賦予了很多不必要的意義以后,我就沒那么緊張了,但是仍舊有緊張的情緒。我從來都是可以給自己找一堆理由告訴自己會過的人。比如我會告訴自己過往的每一場依據自身體能的體育大考試我都是拿滿分的,這次也不會例外;比如我昨天在家里廁所打滑狠狠摔了一跤,我會告訴自己明天一定過——因為我沒掛;今天早上雖然陰天但不下雨,我覺得這么好的天氣一定是為了讓我過;教練送我去考場的路上,睡覺睜開眼睛發現有一塊藍天就在我的右前方,突然很欣喜,覺得這種最愛的顏色都出現在陰天,一定是要過的;在考場里第一次掛了以后,我覺得像我這樣的二貨,第二次必過。結果我就拿了滿分,激動到飛起。
幾乎每一次緊張,我都是會用這種心理暗示來調節,雖然多多少少還是會緊張,但是結果都不會太差,比如之前的比賽,大家看我一臉淡定的樣子,但是其實內心緊張的要死。但是每次我都跟自己說你看天氣這么好、你看座位號是“1”、你看前幾天你多倒霉攢了多少人品……因為我無法控制自己對于這個比賽的重視,因此我只能通過心理暗示來讓自己發揮正常水平,基本上每次都能夠發揮出我的基本水平,如果對手太強,就拿個優秀獎,如果對手不那么強,就拿個一等獎。
后面小思同學又來問我,方向盤是打一圈還是打兩圈,我哭笑不得,我只能說平常怎么練就是怎么做。但我想對于這個答案,她還是不夠滿意的,她總是企圖用每一個問題殺死心中的疑慮,可是那些疑慮根本就不會少,你自以為問了一個少一個,但是對于某些鉆牛角尖的問題,你問了只會更糾結,因為別人解決不了,這對于別人而言,根本不是問題,又怎么會有答案。
我跟嘉奕說也就你有耐心跟我講流程,你要讓我講,我肯定要發脾氣的。更何況考完我就全扔了,你現在讓我去想細節,我估計我也記不起來了。
但是如果現在有人去給小思同學講流程,我估計她能夠再冒出一堆問題來,就像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你也無法消除一個人的緊張,只有自己能夠讓自己不那么緊張,就像我到最后,只是跟自己說,生死有命,我只能做好我自己力所能及的,其他的該交給誰交給誰。
我從不指望誰一句不要緊張真的能夠讓我不緊張,除非我自己想明白這是一個無用功的過程。
非但無用功,有時甚至幫倒忙。
之前我去做學院演講比賽的評委,有一個女生當場的表現還可以,稿子背得挺流利,聲音很讓人舒服,就是演講過程有點緊張吧。當時我們幾個評委都在爭論要不要她,但是考慮到這個比賽有臨場發揮的環節,基于對這個女生的了解,她就是那種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會特別緊張的人,所以最后我們沒有選擇她。
這看起來挺殘忍的,因為她第一場的表現不錯,但是她本身的緊張會讓每個人覺得,也許她會砸場。你可以說這很殘酷也可以說不夠公平,我之前也是這樣覺得,但是公平是什么呢?有時候公平就是基于所有的因素考慮而提出最不容易砸場的方案,因為這個比賽背后多少人做了多少努力,絕不會為一個非常容易緊張又hold不住場的人僅僅是第一次準備很充分就去冒險。
所以我有時候覺得性格決定很多東西,甚至可能改變一個人生命的某些軌跡。對于沒有把握的難以操控的事情,誰都會緊張,但是不是每個人都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你如果非要問為什么我就是不過,為什么你就是不選我,我也只能說怪你自己沒有足夠的調節情緒的能力。
優勝劣汰不止是在原始社會,哪個社會都是一樣的。
可能你覺得這樣仍舊無法說服你,沒關系,我從來沒打算說服任何人,我只是想要說說我的想法。但我再給你講個事吧。
去年的時候我在做銷售,有一次好不容易有個客戶報名參加我們公司的免費體驗課(其實是推廣課),當時我看著別人都約了好多客戶,就我沒有,內心有些焦慮,加上我業務能力不精,當時好緊張,跟客戶講電話的時候都結結巴巴的。當時我的總監看我約到個客戶,總讓我趕緊打電話跟客戶確認跟客戶溝通,當時我已經很緊張了,內心非常抗拒跟客戶溝通,可是還要硬著頭皮上,但是那天下午客戶就死在我手上了。當時情緒都要崩潰了,特別sad。
可是我能怪誰呢?還不是怪我自己,客戶不可能因為我是新來的就體恤我,因為我的能力并不能夠用專業打動他,總監不會因為我緊張就幫我完成所有的事,業績歸我,活歸他,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所有的苦都是打碎牙齒和血吞,然后一點點打磨自己,慢慢調整自己,自助者天助之,我是想不到比這更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