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財務報表粉飾的動機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何為財務報表粉飾?即上市企業通過人為操作讓報表看起來“更漂亮”,讓財務報表反映以良好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在我國資本市場上,企業的財務業績是通過財務報表顯示的。既然粉飾財務報表后結果是財務數據的美化,自然企業利用粉飾后的財務報表欺騙報表使用者,并讓上當的報表使用者繼續認為該企業發展狀態良好,進行往后的投資,于是企業將成功獲得資金。而獲得資金便是企業進行財務報表粉飾的主要動機。
從獲得資金的目標深入下去,可以疑問什么樣的情況下企業需要資金?企業可以通過什么方式獲得資金?而獲得資金的渠道可分為外部和內部渠道獲取。
首先,先談企業從外部渠道獲得資金的動機,所謂的外部動機。在外部動機中,除了可觸摸得到的實體金錢外,外部的優惠可以看做是企業獲得外部資金,例如稅收減免。
1、企業可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資金,即信貸資金獲取動機。
當然,銀行等金融機構處于風險考慮和自我保護的需要,是不愿意借給虧損企業和資信差的企業。然而,資金又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若企業面臨資金緊缺的局面時,為了獲得貸款,經營業績欠佳,財務狀況不健全的企業就有可能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
2、企業可通過股票市場獲得資金,即股票發行動機和上市資格維持動機。
根據《公司法》的上市規定,企業要滿足最近3年連續盈利,才能繼續維持上市資格。所以當經營業績欠佳的企業也有可能需要對報表粉飾來維持上市資格,以此繼續從股票市場上獲得募集的資金。
3、社會動機。1)因為某些政治因素,需要體現地方的業績時,企業就會有粉飾報表的動機。2)社會會對企業進行排行,而排行依據中財務報表是其中參考的資料之一,所以企業為了社會的聲譽也會進行財務報表粉飾。
粉飾報表的動機之二是企業想獲得內部的資金。而企業中想獲得內部資金除了企業這一整體外還需要考慮企業內部人員的欲望。
1、納稅籌劃動機。企業可通過粉飾利潤來減少所交稅額,增加企業內部資金。
2、考核動機。考核動機是指企業內部的業績考核動機。自然涉及企業內部考核的中高級管理人員會為了個人利益進行報表粉飾。
3、責任推卸動機。1)更換高級管理人員時,新任高管當年為了明確責任,會對陳年老賬進行清理,粉飾報表。2)會計制度、準則的變更時有可能誘發企業業績不佳時也會采取粉飾報表行為。3)發生自然災害,或高管卷入經濟案件時,企業也很可能粉飾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