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的都是晚上的錢,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謹以此文獻給同我一樣從事文案、策劃或設計、繪畫的技術型職人們
▂▂▂▂
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擁有一項或多項職業技能,所以經常有人找上門來請他們工作,工作的內容比如平面設計、3D設計、文案、策劃、繪畫、授課……他們利用晚上或節假日的時間也算賺點外快。他們和下了班開滴滴專車以及做代購的工種有著一些區別,比如他們需要不斷學習,鞏固自己的專業技能,并且,他們所做的工作與白天他們的本職工作相輔相成,算是白天工作的再提升。如果合作得有挑戰,也算是拓展視野,磨練技藝。我姑且在此文章中叫他們“賣藝人”吧~
大概在我畢業后兩年,有些周圍朋友知道我一直做文案策劃,開始找我幫忙寫些東西,比如開飯店的找我寫個有調性的菜單,畢業的要我給寫個自薦信,公司做活動,找我寫個活動海報文案……后來延展到朋友發布這些內容后,他們的朋友通過他們來找我合作。這樣,從最初無償幫忙,到后來有些許報酬,再到后來作品逐漸增多,拓展的領域越來越廣,便有了一些長期客戶和持續收入。
近來很多網友問我,自己做文案如何提高自己,或者利用自己的專業變現?我想,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到你。
我覺得實踐是最好的提升方式,而實踐是一個提升與變現的雙贏機會,你大可放膽一試,哪怕最初并不賺錢。
那么既然出來賣,到底要如何定價呢?
我周圍的很多小伙伴同我一樣是個“賣藝人”,通過我們的多次溝通,大概總結了這樣四個定價因素:
一、時間價值
時間價值是指你工作每小時的價格,它是用總工作量除以總工作時長而得到的結果。
人賺錢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用體力賺錢,二是用腦力賺錢,三是用資源賺錢,四是用錢賺錢。而前三個都是用時間來換錢(資源也要靠時間來維護),所以除非你到了可以用錢賺錢的程度,不然,請充分考慮你的時間價值。
吳淡如在《讓錢找到你》中說:“重視我時間價值的人才是尊重我的人。每個人都有價格。你在做的事情和你本身的價值相符嗎?在計算價格的時候有沒有加入時間成本?會不會以為是賺錢的,結果算上時間成本其實是沒得賺的。”
所以我們要先知道自己的時間價值是多少,這個數據可以先根據你正職的價值來估算,比如月薪8000元,每月工作200小時,那么你的時間價值是40元錢。接兼職工作時建議你乘以2來計算,因為畢竟是占用了你私人本該生活享受的時間。
比如你接一個PPT美化的活兒,你花了4個小時做完賺得500元,相當于單位時間125元,超過正職2倍的時間價值,實際上是可以考慮的。
當然,你也可以不按照正職的時間價值,因為有很多人壓根就不是靠正職來盈利的,這種可以直接給自己定一個時間價值,以后每接到一個工作都按此時間價值來衡量即可。
(也不排除有些人兼職就隨便玩玩,幫別人個忙,那也就別計較這些了。)
二、是否加急
我原來很少把這個要素考慮進去,導致我經常被加急這件事搞得手忙腳亂。畢竟我們都是有正職的人,而不是全職在家的。我朋友也經常遇到這種困擾,早上客戶安排的工作,中午就要,這讓他如何完成?
所以關于加急這件事必須在合作之前問清楚,定好,合作模式就兩種:
默認工作時間就是晚上和節假日的是一種收費價格,隨時要的是另外一種收費價格。
前者你可以明兒個一早就要,你別管我工作到多晚,我一定給你(晚上和周末就是我和你的合約時間)。后者毫無緩沖時間,只能抬高價格,適合全職在家的“賣藝人”們。
三、是否需要大量學習
很多客戶所在的行業是你之前沒接觸過的,對于完全陌生的領域,合作之前你必須做大量功課,而做功課、收集資料這些客戶是看不到成果的,你拿不出來任何作品,但卻耗費你大量時間。
你可能會買書、買雜志、買課學習,不但需要投入精力,還會投入金錢,所以這個因素也必須考慮進去才行。
四、是否能為自己的作品集加碼
如果你只考慮變現,這個因素倒也無所謂,如果你從長遠角度考量,你也希望合作過這個客戶后,可以為你的作品集增色。增色的角度有三個,一是快速見效的,比如快消品行業,廣告更新快,而且你可以從終端或出街廣告里看到自己的作品,了解市場效果和消費者反饋。二是普遍意義上的高端行業,比如做珠寶、汽車、高端樓盤、時尚、影視等,做完加進作品集瞬間熠熠生輝。三是從未涉及的新領域,你總不希望你作品集里都是一個行業的內容吧,那你的下一個客戶會懷疑你只懂這個行業,做不了其他。
▂▂▂▂
如果能有效結合以上四個因素,那恭喜你,會核價了。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如何讓別人知道你要開張接客了呢?
這也是之前一個網友朋友問我的。
我的建議是,經常發布你的作品,讓你的朋友先知道你的工作,你的優勢,他們會先慢慢找到你。
我的第一個PPT美化的工作是因為我向朋友們展示過我的PPT作品,后來其中一個朋友被別人打聽誰可以做PPT美化時,她先想到了我,并搭線合作了一次,那次正好我在出差,晚上在酒店完成了PPT的美化,晚睡了一會兒,大概做了四個小時,因為當時我還沒有接這種工作的概念,就隨便要了200塊錢。一次通過,次日付款。
我的第一個長期客戶也是我的朋友,因為看到我策劃的元旦party發到朋友圈,她覺得我很有想法,和她接下來的新品牌氣質契合,加之也知道我一直做文案策劃的工作,便希望我為她的新品牌做活動策劃。而我又是一個別人要1,我會給10的熱心腸,我為她的新品牌從起名、到品牌故事、到定位、到年度活動主題等等做了一系列工作,雙方也都比較認可,進而開始了長期合作。
而在這個合作過程中我和設計師經過不斷溝通,彼此熟悉,又接受了他推薦了另外工作。
這時,我不禁想到一個詞要送給大家:
當你準備好了,一切就都來了。
當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機會也就自動找上門來,而你只需要再持續做好。
▂▂▂▂
此時,忙完公司工作,我扒了口飯,寫下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希望提升專業技能,不斷涉獵不同領域的新知識并實踐是最快的方式,如果這種方式還能為你帶來報酬,那么,何樂而不為呢。
但我還是要說,前提是你可以有效平衡你的正職工作和你的家庭生活。在我一個群里有一個老弟,是4A公司的策劃,本職工作已經很忙,每天無論多忙都還堅持更新一篇文章,短則兩千字,長則四五千,每天只睡3小時。他每次更文,我都在下面留三個字:多睡覺。人,提升也好,賺錢也罷,還是健康最重要。
感覺自己此時該植入一個我司產品才對。
此文有風險,植入表忠心,你會理解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