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孤獨”大概真的是與生俱來的,從呱呱落地開始,直至離開這世間,都是孤獨的,外在的狂歡是掩蓋不了內(nèi)心的孤獨的,那么何不喚醒孤獨,與他為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情。
? ? ? 大概我與同齡的人不大一樣吧,我懂事早,入世早,工作早,似乎沒有了孩童的稚嫩,但未曾失去孩童的天真,反而我時常都是孤獨的,沒什么朋友,也不大喜歡交朋友,時間久了就習慣了獨處,一開始,是覺得孤寂了些,漸漸發(fā)現(xiàn)獨處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甚至戀上了獨處,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孤獨吧。
? ? ? 但我并不認為這是孤獨,從蔣勛的《生活十講》、《孤獨六講》、《品味四講》中我學會了潛在的快樂,算是自娛自樂吧,沒錯,我是個喜歡閱讀的姑娘,每每讀完一部作品都仿佛像是交了一個朋友,偶遇一個知己。在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某個情節(jié)總是牽動著我,仿佛在告訴我,你已經(jīng)幸運太多太多了,不可以就此揮霍生命。給我影響最大的,便是那本大書,名喚《西藏生死書》,的確是本大書,我無法一口氣看完,只能緩著看。姐姐說我現(xiàn)在讀有點早了,但我卻不那么認為,雖然過了一遍,大多咒語和心法都不懂,但又似乎深入骨髓,說不出來的感覺,只能慢慢悟。再接著,遇到了我人生中的各大貴人,我的師父,還有雪漠老師,仿佛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就已經(jīng)注定的,注定我要同他們相遇,感恩遇見!也感謝不確定的未知。
? ? 其實我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姑娘,但我的確是個好姑娘,曾經(jīng)為了一段情而將自己餡于苦海,歷經(jīng)千辛萬苦,一趟色達行似乎讓我瞬間頓悟了,雖然只是單純的走了一遭,卻讓我放下了那長達五年的情劫,一直很感謝這一路所遇到的一切。
? ? 我時常跟自己對話,也與時間對話,我問自己來到這世間是做什么來的?可有什么使命?每每問,每每無解,我不知道。是的,我去過很多地方,也看過很多景象,可最后卻只有我自己,仿佛在告誡我,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幻的,眼前一切美好的景象都像夢境般變化無常,不該貪念,就是因為之前對情愛的貪念才讓自己受了5年苦,可人來到這世間不就是受苦的嘛!
? ? ? 真糟糕,我才26歲啊,怎么就已經(jīng)像是看破紅塵了呢,不對,可能是我佛學的書看多了,還沒來得及消化,我始終記得,自己還是個凡人,還是個孤獨的凡人,只不過是喚醒了內(nèi)在的孤獨,和他成為朋友罷了。
2018-9-18寫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