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是一個人名,也是我這篇文章的標題,十多年后寫這篇文章或許是為了一些忘卻的記憶。
他和衛都是來自于同一個城市,在另外一個城市大學校園里偶遇了了,當時他是學生會的一個副部長,衛是小干事,他大二,衛大一。如果后面事情如大學校園戀愛一樣就沒有意義了。他和衛因為學生會的一些活動逐步接觸,他在學校也算是一個風云人物,他在物以稀為貴的中文系,衛在藝術系,但在同一個校區,可能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大學沒有固定教室,上完兩節課,都要趕下個校室,幾乎每天都會偶遇幾次,這樣平淡的渡過了一天又一天,每天相逢一笑而過。
有一天他在校園的一角看到一個女生在落淚,其實他知道衛談了一個機械系的男生,那個男生還是他的一個小兄弟,他默默的看著,其實他都知道。
他站在衛的身邊,他比衛大一歲,這一年來他其實每天都是默默的站在衛身后,為衛所負責的社團東奔西跑,而這些都是衛所不知曉。他和衛究竟算什么關系,兩個人自己都說不清,可能他一直以來都是把衛當作妹妹來看吧。他是獨子,沒有兄弟姐妹。
他大三,衛大二,他們像很多校情侶一下,每天一起去圖書館,偶爾一起看場電影,一起參加學生會活動,他組織的賽事衛每場必到,衛負責的社團他同樣也是事無巨細的忙著吆喝,負責學生會的團委老師,每次都有意識的把他倆安排在一起,他經常騎著自行車帶著衛在校園穿梭……
他大四、衛大三,他是四年制,衛是三年制。他拒絕了學校的推薦,一個人拎著皮箱來到了另外一座城市張家港,在七十八個面試中過關斬將,進了一家臺企,當時也算張家港最大的制帽企業。衛被學校推薦到佛山,距離產生的有時候并不一定是美,六月份他和衛都回到了學校,準備畢業了,他和衛還像以前一樣,一起去食堂吃飯,衛還像以前一樣,他卻陷入了迷茫,還有幾天就不可能再回到校園,他要回張家港,衛要回佛山,誰都沒說服誰,慢慢也就沒有聯系了。
看似故事就這么結束了。此后的幾年,他逐步成長,也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小孩。衛從佛山來到了上海,其實他早就知道了。不知道為什么分別五年后,他就想找到衛,手機號碼換了,他的QQ也被盜了,與衛實際上已經四年不聯系了。但是他還是想辦法找到了衛的聯系方式,雖然過程有點艱辛,他們在上海相見了。
相見代表著結束,他已經是有家室的人,雖然衛還是一個人,但他知道他們只能成為回憶,這么多年在衛的生日的時侯給她送上一句祝福,就像當初一樣默默的去守侯。現在衛也成家了,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孩。
男人外表的剛強往往藏著一種軟弱,失去的東西也無法去撿起,男人肩膀生下來就是為了承擔責任,對家庭。美好與骨感往往是一步之遙,美好的并一定是最后陪伴自己的,愿衛能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