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小長假的第三天,是同伴和我約好去游歷南京古城墻的日子。早在前一天晚上我們便規劃好了當日的游歷路線,決定以漢中門為第一站,并買好了在城墻上的給養。六點五十分,從宿舍出發,到了漢中門已然是八點。
從漢中門地鐵三號口出來便是漢中門廣場,稍走幾步,便可以看到城墻---被爬山虎覆蓋著,古韻尚存而不失生機。然而這段城墻十分短小,即使登上了,也應該沒有什么特別的美景吧,況且登城口也已經被鎖著的鐵柵門給封起來了。略有一種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感覺啊。
那只好起身去下一站---清涼門。清涼門在石頭城遺址公園里面,這個公園里有個著名的景點,叫做“鬼臉照鏡”。廣場上有很多晨練的老人,我們找到一位很熱心的老奶奶問路,知道了去看鬼臉的大致方向。我們還搜了地圖,傻傻地走過了,到了南京國防園的正門口。其實,沿著虎踞南路向西北方向走大約四百五十米進入虎踞路,前行一段距離后向左拐進入清涼門大街,接著便會看到古城墻,沿它前面的斜坡便進入了石頭城遺址公園。外秦淮河就在左手邊上,右手邊的城墻門便是清涼門。為了見識一下鬼臉照鏡這一景象,我們決定在城墻下走。沿著靠近秦淮河的公園小路,會看到秦淮畫舫、石城霽雪(這段古城墻也正因為此而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龜石堆。下一個便是鬼臉照鏡了。古城墻中段的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紅色水成巖遭受長年風化后形成了面目猙獰的鬼臉,倒映在前面長有美麗白蓮的鏡子湖中。同伴和我把不同的凸起或凹陷部分看作鬼臉的五官,不管怎樣,這樣的臉映在鏡子湖中,確實有點鬼臉照鏡的感覺呢。
下一站到達的是定淮門登城口,走小桃園段城墻(草場門和定淮門如今都已經不存在了)。真正意義上的走城墻由此才算開始。起初的一段,石頭鋪就的小路不僅很不平整,而且長滿青苔,走在上面很容易打滑。所以當一位穿著高跟鞋的少婦向我們問路時,我驚呆了,想起來當時穿著涼鞋和我夜爬紫金山的朋友,她們的腳真的太厲害了!還好后來的路大多經過修繕,平整了好多。走在城墻上,視野開闊了不少,可以看到秦淮河畔的小橋流水人家,是南方特有的美麗。隔一段距離,會有供游客歇腳的長凳,有身體硬朗的老人在吹薩克斯,好熟悉的旋律啊---是韓紅的《天路》。
由這段城墻到達挹江門后,需下城墻到馬路對面再上城墻,前往儀鳳門。遠處獅子山上的閱江樓變得越來越近,繞過儀鳳門頂的儀鳳書閣,就看到閱江樓景點的檢票出口。如果沒有打算在一天內就走完現存城墻的話,找到售票點到閱江樓玩玩也是極好的。不過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走南京古城墻呢,所以話不多說,繼續上路。
至此,“野”城墻就走完了,剩下的都是維護有加的城墻,換言之,要收費的哦~
搭乘公交車到達神策門站,進入神策門公園,沿路向左手方向走會看到和平門,進入便到了售票處(票價為30元,出示學生證半價,南京公園年卡可用,未成年人免費)。沿路向前找到神策門,它有兩扇門呢,一為上下開閉的閘門,一為左右開閉的普通城門。在這里,上城墻的路分為兩部分,左側是供人行走的臺階,右側是用刻字的石磚鋪就的馬道(圖個新鮮上去走了走,好陡好陡,便乖乖地挪回臺階上了)。
這時大概是上午十點左右,之前陰沉的天褪去了烏云,天放晴了。沿著這段城墻走將會到達玄武門。走前一段城墻的時候,因為海拔高度提升了好多好多的緣故(登高望遠嘛),同伴和我開始注意高樓的頂層,發現有微縮型的東方明珠塔、鋼菊體育館等等,還蠻好玩的。走著走著就到了玄武湖,透過瞭望口看滿湖的小黃鴨船和其他船只在水面上到處游走,好小好小。也正是這樣一個動作,讓我們發現了一個驅熱的好辦法---把頭微微伸出瞭望口,會感覺到涼爽的風。所以啊,如果實在熱得不行,就可以這樣做。貌似是看風景,實則在吹風,嘿嘿。
看到玄武門頂的小亭子那邊人影攢動,同伴提議先停下來歇歇腳吃點東西補充能量。這真是很明智的決定,因為之后的人確實挺多的,很難找到一條空閑的長凳了。繼續前行,離遠處的奧運五環越來越近,最終到了臺城。在城墻上可以看到金黃色墻面的雞鳴寺和不遠處的東大四牌樓校區大禮堂。
過了玄武門的標識牌后,繼續沿著城墻走前往古時用于關押犯人的太平門。看到貼在城墻上的太平門的標識牌后,從城墻上下來,卻遲遲找不到太平門的真身。原來是在白馬公園那邊。
可是卻又找不到登城口,搜地圖搜不到,問度娘也不行。本想直接從不遠處的白馬公園公交站搭車去中山門,卻又不死心,問了旁邊一位阿姨,她指了指城墻向外綿延的方向,于是我們出發了。跟著行人在馬路邊上的登山道上走,一直到了紫金山人行棧道入口,還是沒有看到登城口,只得出來回到馬路上(不然就上了紫金山了)。所幸對面就有公交停靠點。我們乘車去了梅花谷西門,又按地圖走了挺遠的路,終于找到了中山門入口(雖說應該沿著城墻在城墻下走,但是因為這邊道路不夠寬廣且沒有專門的人行道,所以路上行走是不太安全的)。
途中,兩個結伴而行的老奶奶吸引了我,她們背著背包,穿著軍旅鞋,徒步走著。也許是姐妹倆,也許是好閨蜜,又或許是處得很好的鄰居。她們讓我憧憬我以后也要和家人朋友好好的,要一直一直的熱愛生活,不服老。
中山門這段城墻通往標營門,上城墻也需要門票(票價10元,出示學生證半價,南京公園年卡可用,未成年人免費)。途中有一段時間,有一只小鳥在我們前面幾米處時而低空飛行,時而在地上慢慢悠悠地走幾步,好像是在陪著我們。我覺得這鳥兒好有靈性啊!但事實上應該是像同伴所說的那樣,因為剛下過雨天氣放晴,地上有好多小蟲子,它在找蟲子吃呢。
經過標營門,再往前走有個藍旗渠標識牌,右側城墻下是老年公寓。我們繼續向前走,卻遇到了死胡同---城墻中斷了。也對,光華門在1937年日軍侵華時已經被轟塌了(度娘說: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在光華門展開,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光華門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最終失守南京城破,城門被炮火炸塌。)所以我們只好折回,從藍旗渠標識牌那里下了城墻。
下一站是東水關。從東水關公園進入,古城墻便映入眼簾,這里仍需購票(票價50元,出示學生證半價,南京公園年卡可用,未成年人免費)。
這里的道路是原來的二倍,使得觀光車可以載著游客來回游覽,而且十分平整。城里是較為低矮的樓房,城外是到處聳立的高樓大廈。先到了武定門,然后再往前走一段路,會發現右側城墻下,就是老門東,街上很是熱鬧。
往前走,到了中華門,進甕城中看了看。里面有幾個帶團的導游,大都是在夸古代人民有多么聰明的。
走了這么久,早已經由前腳掌先著地改為腳跟先著地,腳掌再稍緩慢地放下了。帶的水也快要喝完了,同伴戲稱再來一瓶脈動也不能脈動回來了。但是呢,只要我們走到集慶門,我們的古城墻之游就要畫上句號了。當我們走到集慶門的時候已經快要下午五點了,我們興奮地請路人幫我們用照相機與集慶門標識牌合影。
之后繼續沿著城墻走,打算到了水西門再下城墻,結果卻遭遇鎖上的鐵柵門,杯具了,只好又折回集慶門下了城墻。
這次的旅行真的很有意義,多虧了同伴當初的提議,也多虧了有她在旅途中的陪伴。同伴問我這次古城墻一日游有什么感想嗎,我卻一時語塞。也許最最簡單的真的就只是,下次再有朋友找我一起,我更有經驗,不會走那么多冤枉路了。但是我想要的也許更多:當開始時似乎近在眼前的紫峰大廈,到最后的遙不可見,再到完全換了一個方向重新出現在視野中,感覺真的走了好遠好遠,我想我的人生也這么樣地好好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