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綜藝晚會
不要相信選秀大獎
——汪峰《一百萬噸的信念》
有些分裂和矛盾,在汪峰身上不失分寸地調和了。
汪峰是個厲害的務實者。一路走來,他很好地經營了自己,也始終保有著一些堅持。你可以指摘調侃他的世俗之處,但不能忽視他的才能和努力。中國搖滾需要崔健這樣的精神旗手,也應該誕生一個汪峰這樣的中國特色Rockstar。
有些偏見,也在《中國新歌聲》這檔新生的老牌節目上調和著。
劉文天、項亞蕻、呂俊哲……終于有這些人可以面對全國觀眾大談搖滾,雖然是在選秀舞臺上。他們的表現也無愧于自己暢談的夢想。
汪峰也終于帶領學員拿到了冠軍。這屆比賽進行到一半時,已經有不少人看出這個趨勢。
可惜的是,今年的冠軍,拿的也不是那么順。天寒地凍的鳥巢現場連環車禍,遠遜過往比賽的決賽對戰,投票環節45+47=81的數學難題,把這一屆的制作水準和黑幕水準更直白地展現出來。即使是實至名歸的冠軍,也顯得不是那么痛快。
當我們認真談論比賽結果時,別忘了,這只是一臺選秀,做的再好看,也要回歸到商業目標,認真就輸了。
不如聊聊節目后面,真正認真的人。
==黑幕==
上一次汪峰在這檔節目搞出大新聞,同樣是“黑幕”事件,最終被概括為“汪峰手撕媒體”。
其過程大概是,一些和汪峰關系不善的媒體評委,在現場商量好“別投汪峰”。本來在專業評委打分下占優的汪峰學員,經過最后的媒體評委環節后接連尷尬落敗。汪峰終于忍不住現場發表600字感言。
出乎預料的是,雖然之前汪峰一直在大眾視野里處在被調侃的狀態,這次卻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先爆料的媒體雖然還是“黑”汪峰的角度,馬上又遭遇了輿論反轉。
這件事的另一個間接結果就是,好聲音馬上改了賽制。今年錄制新節目也把評委陣容刷新了一遍,質量有了保證。
似乎從那以后,許多人也刷新了對汪峰的認識。調侃一個氣場嚴肅的人很有趣,但太過分就不合適了。
如果說去年的“黑幕”只是節目組賽制設置的漏洞,節目組都有點受害者的味道;今年的“黑幕”,就更接近實打實的為節目效果服務了。
奪冠熱門、翻唱了《夢回唐朝》《晚安北京》的劉文天,在6強賽被淘汰,一則“黑幕”論馬上成為網絡上最接近真相的解釋:四位導師中,哈林隊還沒有一員晉級,而汪峰隊已經有包括劉文天在內的三人,所以只能犧牲掉最后出場的劉文天,換取哈林隊的一個名額。
好在,作為奪冠熱門,汪峰也成功帶隊圓夢了,雖然最終為他奪冠的,是一條民謠路線。
==民謠==
劉文天,自己開酒吧玩樂隊;項亞蕻和呂俊哲,都曾經是小眾范圍內頗有名氣的樂隊主唱,大項還曾經進入《中國好歌曲》四強。更難得的是,三位都有不俗的唱功,足以挽回進來搖滾老炮們在電視上車禍現場失掉的顏面。
這三個能順溜玩起搖滾唱實力派的選手,讓汪峰戰隊的搖滾氣息更有感覺了。
但三個人都沒走到最后。最終為汪峰奪冠的,是他調教出來的選秀民謠,95年的蔣敦豪。
蔣敦豪在海選中就擊中了小眾音樂愛好者的痛點:他翻唱了李志的《天空之城》。選秀翻唱民謠,對一些人而言并不會意味著什么好結果;如果翻唱不好,又會是一片討伐。
拋開翻唱的好不好這件事,有個細節,暴露了這個年輕人身上的一點搖滾特質:在本來抒情就可以的演唱里,他要刻意加上一些低沉粗嗓,而且處理得不是那么自然。
其實,汪峰也提到過:“他(蔣敦豪)真的不完全是民謠,有好幾次我差一點決定讓他唱純搖滾作品。事實上他唱很搖滾的作品非常厲害……”。不過,一直到決賽中,蔣敦豪演唱的《河流》和《窗臺》都是汪峰的歌,也還是選擇了民謠演繹。
汪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民謠這張牌,留到了最后,哪怕放棄了劉文天等等幾手好牌。像他以往那些選擇,他對最優結果有著精準的判斷。
汪峰對待這場選秀,和對待自己的學員的態度,是公認的認真。
包括在去年的“手撕媒體”事件里,除了看到汪峰和媒體糟糕的關系外,也讓許多人關注到汪峰更真實的狀態。那種“黑我可以,別傷害我的學員”的態度,和他許多宏大命題的歌詞一樣,義正言辭說出來的時候,多少有一點酸,但很認真。
你可以說,是汪峰認真培養出來的一個民謠冠軍,但都不能否認這個認真的過程。
即使認真的場景,是在商業規則和人情世故的套路中。
==套路==
其實,有些結果很容易預測。有幾類人在這檔節目上是很難走到最后的:已經簽過公司的,不是那么年輕稚嫩的,風格不是那么討喜市場的……結果到最后,決賽反而沒有那么精彩;許多有冠軍實力的人,并沒有機會來到決賽。
比如,劉文天,我們可以說他被黑幕了;但其實,他從一開始就充滿被套路的危險。
不管真相如何,畢竟只是一場選秀,一場商業游戲,都離不開套路。
汪峰對自己的經營,又何嘗沒有套路化。汪峰的創作模式已經慢慢固化下來。那些定位深刻的主題,在換著歌詞反復吟唱。作為能夠包辦詞曲的創作全才,所有作品都會有自己的濃烈風格,這無可厚非。但突兀的是,他的形象辨識和公關稿,可以打造的巨星派頭,讓人們記住了皮褲、夢想和勵志,也留下了衍生偏見的素材。
選擇走中國特色套路的Rockstar之路,汪峰經受過搖滾鐵托們的白眼,經受過流行樂界的白眼,最終還是站在了制高點,當著全國人談搖滾夢想。
真正難得的,是套路之外的東西。
就算在套路中,還是能看到汪峰時不時留下的小驚喜。比如項亞蕻在比賽中唱了汪峰的《空空如也》,一首描繪都市青年精神空虛的“小黃歌”。雖然許多處歌詞做了和諧處理,特別是畫龍點睛的一句“在我堅硬的肉下面”,“堅硬的肉”和諧成了“堅硬的垢”。
在一個面向全國觀眾的舞臺上看到這樣的主題,還是很值得玩味的。
就像去年崔健推子曰秋野上電視,唱了不少首類似《乖乖的》《瓷器》這樣批判力度很高的歌,雖然也經過了和諧處理。如果說有什么不一樣,可能就是《中國之星》濺起的水花沒有《中國新歌聲》大。
雖然,唱完這首歌,項亞蕻就被淘汰了,被蔣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