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跟隨熊貓書院閱讀的是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的《控制焦慮》。埃利斯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知行為療法鼻祖,在美國和加拿大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應用心理學家第二名。
這樣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你很難相信,埃利斯在19歲以前患有嚴重的焦慮癥,因為害怕犯錯,不敢參加自己最擅長的比賽;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癥,害怕見新同學,害怕和領導談話,最怕和女同學打交道。
在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埃利斯開始大量研讀哲學、心理學相關書籍,并對如何克服焦慮感和恐懼感有了自己的看法并打算付諸實踐。通過努力和堅持,埃利斯不僅控制了自己的焦慮,還指導成千上萬的人成功控制焦慮,且開創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兩種堪稱最有效的自助式心理療法。
他在給我們的應對不適焦慮感和非理性恐懼感的箴言中提到:努力實現無條件的自我接納(USA)。
我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我有權去爭取我想要的東西。我會對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做出評價,當它們有助于我完成自己的目標時,它們就是“好的”“有價值的”。
我的行為不能決定我的人品,我會不喜歡某些行為,但我不會說我不喜歡我自己。
接受我的所有行為,并努力去改變那些“不好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