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0年內企業孵化器發展現狀
孵化器,英文為incubator,本義指人工孵化禽蛋的專門設備。后來引入經濟服務,指導這些企業能夠不用或很少借用其它幫助將他們的產品或服務成功地打入市場;企業孵化器在中國也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它通過為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物理空間和基礎設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支持,進而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
企業孵化器一般應具備四個基本特征:一是有孵化場地,二是有公共設施,三是能提供孵化服務,四是面向特定的服務對象-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由項目招商部、產業服務部、綜合服務部、物業管理部和信息部五個結構組成,當然一個成功的孵化器離不開五大要素:共享空間、共享服務、租用企業、孵化器管理人員以及扶植企業的優惠政策。
中國第一個孵化器專業博士顏振軍認為企業孵化器在企業家創業過程中節省時間、少走彎路、營造創業者聚集效應,能夠有效地提高創業成功率;廈門大學的孫大海博士認為孵化器“通過為初創企業提供生產研發空間以及基礎設施服務來降低創業成本并提高效率;連接風險投資機構和初創企業,降低雙方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提供一種合理分攤創業者創業成本和創業風險的工具”。
企業孵化器的服務內容主要有五個方面一般性服務,包括場地、商務設施等;管理咨詢服務,包括一般性商務代理服務和制定戰略、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市場分析、專業知識培訓等;投融資服務,包括協助獲得政府資金、申請擔保貸款、直接向企業進行投資、與風險投資結合等;專業技術服務,其中投資服務是孵化器核心服務功能之一。
企業孵化器在企業家創業過程中的作用有四個方面,一是節省時間一個小企業要想獲得必要的硬環境條件,除了要有相當的投資,而且要籌備很長時間。而企業孵化器把這一切都準備好了。一般一個小企業從入駐企業孵化器到開始正常運轉,只需十天左右的時間。二是少走彎路,對于一個小企業,在組建以及運營之初,面臨相當多的問題,常常需要作出抉擇。富有經驗的企業孵化器管理人員及有關專家的資詢服務,可以及時幫助企業家作出正確的選擇;獲得和良好信譽。三是創業者集聚效應,企業孵化器努力創造條件,使同時被孵化的創業者很方便地進行交流,分享經驗和信息,互相鼓勵,甚至結成業務合作伙伴。最后是加速發展,提高了創業的成功率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優質的創業服務,使一大批中小科技企業在孵化器中快速成長。
企業孵化器的發展勢頭近年來勢不可擋,其中也有很多的成功案例,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李開復創新工程。創新工場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階段投資并提供全方位創業培育的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是一個全方位的創業平臺,旨在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創新工場通過針對早期創業者需求的資金、商業、技術、市場、人力、法律、培訓等提供一攬子服務,
幫助早期階段的創業公司順利啟動和快速成長。同時幫助創業者開創出一批最有市場價值和商業潛力的產品。創新工場的投資方向立足信息產業最熱門領域:移動互聯網、消費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云計算。創新工場投資牽頭者為劉宇環先生創立的中經合集團,投資者還包括財富100強企業、知名創投和中美精英人士,其中有郭臺銘領導的富士康科技集團、柳傳志領導的聯想控股有限公司、俞敏洪領導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等。同時也得到了來自硅谷銀行、中華電信、聯發科以及美國、歐洲、亞洲等多位頂尖投資者的鼎力相助。
李開復創新工場的優勢非常明顯,市場潛力巨大,投資項目較多,有很好的資金、技術支持。但是同時它的短板也不容忽視,過度依賴李開復個人,短板明顯,創新工場很多投資人是受李開復個人的影響,李開復本人人脈很廣,創新工場對李開復的依賴性太大,一旦李開復離開創新工場,創新工場就會面臨困難。政府方針政策的支持與干預較好、開放的網絡環境為創新工場的發展帶來了發展機會,但是政府的干預會約束它的發展。教育及技術人員水平的制約在中國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無法培養出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像Google、Facebook、推特等公司所要求的人員,高水品技術人員的制約也是創新工場發展的劣勢所在。創新工場從成立到現在,其關鍵職位一直缺少合適人才,可以說人才瓶頸是制約創新工場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多家大公司的注資下,創新工場不缺少資金,也不缺少項目,唯一缺少的是執行這些項目的人才。差距明顯,競爭激烈與國外的天使投資公司及孵化公司還有較大的差距,開放的網絡環境是競爭越來越大。如:孵化公司中的:TechStars、Y-Combinator等。天使投資公司中的:DST、IDG、紅杉資本等風投及天使投資的競爭。
國內優秀的創業孵化器還有聯想之星,主要是捕捉初創科技企業機遇,為創業者搭建全方位支持的多資源科技創業平臺。聯想之星是聯想控股之下的孵化器,主要專注于早期孵化和創業培訓。2010年,聯想之星設立了首期4億人民幣的天使投資基金,專注于早期和極早期創業項目,全部資金都來自于聯想控股。聯想之星“創業培訓+天使投資+開放平臺”的孵化模式初現雛形。目前,聯想之星的60多個孵化項目,主要專注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先進制造和醫療健康三個領域,其中TMT項目占據了40多個。
2011年,為了給科技創業者提供持續服務,整合更多有利于創業的政府和社會資源,聯想之星創業聯盟成立。創業聯盟以聯想之星特訓班各期學員為主體,與政府相關機構、知名投資機構以及社會專業服務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為創業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持續服務。為促進聯想之星與地方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孵化基地為支點,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為科技創業企業提供從基礎條件平臺、優惠政策支持、到創業培訓、天使投資的全方位服務,并形成聯想之星的特色項目源、資金源。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我國企業孵化器也有著明顯的優勢,企業家創業過程中能夠節省時間、少走彎路、營造創業者聚集效應,提高創業成功率;通過為初創企業提供生產研發空間以及基礎設施服務來降低創業成本并提高效率;連接風險投資機構和初創企業,降低雙方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提供一種合理分攤創業者創業成本和創業風險的工具。企業孵化器提供了系統的孵化服務,并將優惠政策措施給予落實,對企業的立足和發展起到了強大的扶持作用。孵化器為企業提供了金融協調服務、市場調查與策劃、信息和專家網絡服務、政策法律事務服務、審計會計事務服務、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等軟服務,使得其在市場有穩定的落腳點,在幫其展開業務發展。
現如今,中國國內企業孵化器的發展勢頭正好,首先是專業化,從現有孵化器發展情況看,中國企業孵化器必將朝著專業化方向運營,這是企業生產或營銷體制改革的趨勢。一般情況下,企業孵化器是針對高新技術成果、科技型企業、創業企業三種類型進行孵化,這類企業無論是科研成果或是技術成果,都處于領先地位,堅持專業化經營是不可缺少的,應安排專業層次達標的人員參與孵化活動。
第二個就是孵化器組織管理進一步網絡化、社會化;網絡的建立和完善是孵化器建設的關鍵,任何國家和地區的孵化器要得到更好的發展,都是通過網絡管理和孵化器協會得到的,經驗的交流、開展的各種協作、人員的培養等規范化管理都體現了對網絡的需求度。孵化器網絡可分為協會和非協會兩種形式,工作是對新創辦企業進行引導和支持,歐美孵化器網絡是以行業協會的形式出現的,美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提供了更細致全面的服務。國內孵化器網絡有這兩種模式,以北京和上海最具代表性。北京創業孵育協會是北京各類咨詢、投融資、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產業合作創立,上海孵化器的網絡協會是集創業計劃、資源共享、投資融資等工作的開展推進為主要功能的。而前者更善用社會的豐富資源對于孵化器提供支持,而后者與政府機構的關系相對密切,能夠更好的發揮政府引導,企業得到更集中的優勢。
第三個是孵化器運作模式多樣化;每個國家建立孵化器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有的是為了更好的培養高新技術企業,擴大其發展為目的的,不管采用何種方式,根本是為了通過孵化器這種模式來更好、有效的培育科技型企業,從而為調整地區產業結構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發揮作用。
《中國企業孵化器發展研究報告2014》將科技企業孵化器分為四類:一是政府投資興辦的;二是由大學主辦的;三是民營、私人投資的;四是政府與個人共同創辦的。創辦的主體盡管不同,但是都通過孵化器的這種模式獲得各自的利益。學校通過銷售產品盈利來支持技術的研究;政府不僅擴大了就業、解決了地區的經濟發展,還有助于增加稅收。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也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方向,地方政府、高新科技園區、高等院校、民營企業、外資都有投資參與輕化器。
最后一個方面,孵化器發展戰略國際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走向國際是孵化器想要繼續發展的方向,目前中國已經在北京、上海、大連等城市都成立了國際孵化器,并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認定。這類孵化器可以直接吸收國外成功經驗和運作模式,為歸國回來創業的海歸創業者提供專業的技術、金融等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