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秩序 》作者: [意]卡洛·羅韋利 《時代周刊》2018十大非虛構好書!《七堂極簡物理課》作者全新力作
內容簡介:
為什么我們記得過去,而非未來?時間“流逝”意味著什么?是我們存在于時間之內,還是時間存在于我們之中?卡洛·羅韋利用詩意的文字,邀請我們思考這一亙古難題——時間的本質。
在我們的直覺里,時間是全宇宙統一的,穩定地從過去流向未來,可以用鐘表度量。可羅韋利向我們揭示出一個奇怪 的宇宙,在這里,時間的特質一一坍塌,在最基本的層面上,時間消失了。他告訴我們,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取決于我們的視角……
作者簡介:
卡洛·羅韋利,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曾在美國、意大利工作,現在法國帶領量子引力研究小組,著有暢銷科普作品《七堂極簡物理課》《現實不似你所見》《極簡科學起源課》等。羅韋利以其簡潔詩意又充滿熱情的科普講述驚艷世界,被譽為“讓物理變性感的男人,下一個史蒂芬·霍金”。《七堂極簡物理課》這本一百頁的小書在意大利出版后創造了驚人的銷售成績,被譯為40多種語言,引爆全球科普閱讀熱潮。
精彩書評:
壹:短評
。讀卡洛的書,很容易忘記「時間」。因為你會被那些與直覺相悖的觀察世界的方式吸引,沉迷想象,神游萬仞。作為讀過兩本他的書的讀者,盡管在書中常常能見到他在其他著作中曾提及的觀點,但所獲仍多。尤其是,時間是那么迷人的東西啊。我們當然不能指望讀完就此掌握時間所有的秘密,但這是一道門,通往洪荒之境,低熵時空。真想把注解中的許多經典論文讀遍,尤其是那篇卡洛聲稱已經解決了時間旅行問題的(1976年?)的論文。
。如沐春風
。物理學與哲學結合的實在精妙,筆觸又是如此的感性多情,用典豐而不濫,隱而不顯,是近期讀到的最好看的書,有些段落反復把玩,不忍釋卷,如關于“存在和生成”的表達。或許是得益于譯者,與以往科普譯作很不同的是,詞句十分流暢,意義清晰。書分為邏輯嚴密的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現有物理學的定論解構了常人觀念里的“時間”,道理雖不新鮮,但講法清晰易懂,毫不晦澀;第二部分則是通過物理學推論沉思不考慮“時間”要素的世界本質,作者贊同的是圈論而非弦論;第三部分則就“人類何以產生時間這個概念”進行斷想,大膽推測,立論的基礎是大家熟悉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最后一章做了自我總結。總之,這是一本對“時間”足以解惑并啟發對人、存在、生活、信仰等基本問題沉思的書。
。在讀這本書前,我的時間觀仍停留在那種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軸認識上,仍停留在永恒與一瞬的認識上,簡單而有序,讀完后,徹底陷入熵增的無序狀態——量子時間,熵增時間,質量時間,光錐時間。腦袋一團漿糊,高速運轉下,迅速發熱,不得已我補充了幾塊低熵的瑪德萊娜小甜餅。
。敲下這行字的自己,已經算過去的自己了。
貳:
高考考物理那天,我對自己的發揮還是比較滿意的,一共只錯了三個小題。跟考數學時不同,我可以欣然接受物理有很多題我會做錯,且這三個小題都是我一看到就認為“毫無做對希望”的。也就是說,該拿的分全都拿到了。而從此之后,十多年來,我再也沒有做過一道物理題。
原以為這輩子我跟物理也不會有什么關系了,直到去年上半年的一天,我在書店里偶然看到了作者的《七堂極簡物理課》。那天我正好有一兩個小時的空閑,看了看這本書的厚薄,覺得用這點時間看一點“極簡”的知識,應該是恰到好處的。誰知道,一不小心,就陷入了物理科普的大坑。
只有高中物理知識的我,確實沒想到量子物理和相對論的世界有這么多好玩的東西。尤其相比“知識”的獲得,更多的是“世界觀”的改變。于是,一年之內,我差不多看了20多本物理相關的科普書,也總算稍稍明白了一點相關的內容。在這個過程里,我一直都非常興奮,經常看書看得連覺都不想睡。甚至可以說,如果讓我在高中的時候就看到這些書,我可能對物理也會像數學那樣產生濃濃的興趣。
但是,我越看就越覺得,和我從前在學校里學到的“物理就是檢驗實驗結果”不同,物理這種偏實證的科學,和數學一樣,慢慢地也變成了一門哲學。時間、空間,這些在我們平時覺得司空見慣的東西,漸漸地都變得不熟悉了。
而給我最后一擊的便是這本《時間的秩序》。看完這本書后,我深深地覺得,自己的物理科普之旅要稍稍地暫停一段時間了。當時間空間全部幻化為詩歌,那我應該去哪里尋找他們,用手觸碰那個“把時間涂滿全身”的人呢?為了不讓自己變得更迷茫,我準備暫停一下,等下一次做好準備的時候,再來和這個迷人的世界交流吧。
叁:
下面這些話題,讓我對這本書有興趣。
1.Perspective
第八章“視角”的英文是perspective,也可以翻譯成為“透視畫法”,就是外界通過小孔成像,映射在我們視網膜上的模糊景象,就像第三章開始講的那個時空的光錐一樣。作者是意大利人,透視畫法Perspective產生于文藝復興時的意大利,所以這個詞用的非常精妙。
通過perspective,或許我們才能夠靠直覺來理解作者對時間的解說,時間只是在我們的尺度上被模糊的直覺認識到的,如果放眼到由相對論定義的宇宙的更大尺度里面,或者放到量子理論確定的更小的尺度里面,并沒有一個叫做時間的變量。
時間問題,與我們自身的尺度有關。
這就像我們上過中學的人,才剛剛能夠通過直覺理解了牛頓力學,現在讓我們通過直覺來理解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就是我們普通人所力所不及的了。既然力所不及,我們就模糊著相信作者說的是對的吧。
2.共軛
能量與時間
位置與動量
方向與角動量
3.一個熱光子換十個冷光子
“對于每個到來的熱光子,地球會發射十個冷光子,因為來自太陽的一個熱光子與地球發射的十個冷光子具有相同的能量。”
這個知識對于我來說有點冷,查不到出處,有知道的大神,請科普一下。
4.我們正在危險的靠近自己
“停下來,否則你就會找到自己。”研究時間就是在研究我們自己的生物學本質。
5.“也許”
作者經常用到,也許這個詞來解釋他能夠自洽卻不一定有把握的一個理論,通過也許這個詞,我們知道,CARLO ROVELLI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
6. 自洽
一個理論在無法被證明之前,起碼要從“自洽”開始
7. “這是個假問題”(p151)
或者這么說:“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p27),“這是個很糟糕的問題”(p80)
書中反復出現的這種句式,很新穎,很好玩,可以讓我們自己在平時抬杠的時候干倒很多人:
可以讓領導憤怒
可以讓同僚受傷
可以讓下屬認為自己很無知
8.解釋
這本關于時間的書,讓我們得到了很多解釋的同時,反而又需要更多的解釋了。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本好書。
9.本書讓我們認識到某種角度的唯心論是科學的
10.詩配樂
要像讀詩一樣,讀這本關于時間的書,詩是最適合用來配合音樂的,音樂又是最像時間的東西。
需要的朋友加 微Q同號:2802031363?
公眾號:peng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