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下雨也不怕——適合寶寶玩的室內(nèi)游戲

愛玩兒是孩子的天性,對于0~3歲的寶寶,開發(fā)智力的正確方法就是讓他在游戲中學習。可是如果遇上陰天下雨、霧霾天不能出門,難道就只能讓寶寶窩在家里看動畫片嗎?NO,NO,NO,其實有很多簡單的小游戲,不需要多少東西,還能拓展寶寶的各項能力,“家里蹲”也能變得有趣又好玩兒!

拓展感官認知游戲

摸一摸? 適合1歲+寶寶

所需材料:一個小籃子(或類似的容器)、6-8件小玩具(不同軟硬材質(zhì)的,如木頭的、塑料的、毛絨的或是橡膠的等)

步驟:

跟寶寶一起坐在籃子前,取一個材質(zhì)較硬的玩具放在籃子左面,再取一個材質(zhì)較軟的放在籃子右面。

用指尖捏捏硬的玩具,說“硬”;同樣捏捏右邊軟的玩具,說“軟”。

遞給寶寶,讓寶寶來重復同樣的動作,并同時說“軟”或“硬”。

這個游戲也可以換幾樣東西,來嘗試不同的特性詞,如“冷”“暖”;“光滑”“粗糙”等。如果寶寶一開始不能分辨清楚,或是小寶寶不能重復詞匯,不要著急或訓斥寶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我們看來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大步。

什么聲音?? 適合2歲+寶寶

材料:幾個帶蓋子的盒子或是不透明的塑料瓶、一些能放進盒子的小東西(如鹽、沙土、大米、積木或是小勺子之類的)

步驟:

把小東西分別放進不同的瓶子里,扣緊蓋子,放在地板上。

和寶寶一起坐下來,保持安靜。

告訴寶寶你在不同的瓶子里藏了不同的東西,讓寶寶來猜是什么。

拿起一個瓶子,靠近耳邊,晃一晃。

遞給寶寶,讓他也靠近耳邊晃一晃,聽聲音來猜“里面是什么呀”?

如果寶寶覺得很難猜,就給他幾個備選。寶寶猜完后,一起開開蓋子看看對不對。然后蓋好蓋子,再晃一晃聽一聽加深印象。如此反復,再一起猜其他的。


猜果果 適合2歲+寶寶

材料:一些水果或蔬菜(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質(zhì)感的)、眼罩或手帕

步驟:

和寶寶一起把水果或蔬菜放在桌上或地板上。

跟寶寶挨個清點一下都有哪些水果和蔬菜。

戴上眼罩,示范一下如何玩游戲。

將水果蔬菜放在寶寶觸手可及的地方,幫寶寶戴上眼罩,讓寶寶隨意拿起一樣,通過摸、聞等方式來判斷是什么水果或蔬菜,如果可能,引導寶寶說出是什么形狀、摸起來手感怎樣等特質(zhì)。

摘下眼罩,讓寶寶確認一下猜的對還是不對。


藝術(shù)與細微操作能力

畫一畫? 適合18個月+寶寶

材料:毛筆或小刷子、一小杯水

步驟:

告訴寶寶“我們要畫畫啦”,但不是畫在紙上,而是畫在任何他想畫的地方。

然后用小刷子蘸水,讓寶寶任意發(fā)揮吧。

土豆印章? 適合2歲+寶寶

材料:土豆、報紙、兒童用染料、淺托盤、白紙

步驟:

土豆洗凈擦干。

準備工作臺:鋪上舊報紙,兒童用染料放在淺托盤上,給寶寶穿上圍裙或是舊衣服。

土豆對半切開,給寶寶示范如何將其蘸上不同顏色染料,然后按在白紙上蓋章。

爸爸媽媽也可以幫寶寶將土豆切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如方形、心形、星星等),來豐富寶寶的作品。注意:切土豆時,請遠離寶寶,并將刀放在寶寶接觸不到的位置。

我的項鏈? 適合3歲+寶寶

材料:空心圓管意面(小一些的寶寶也可以用保鮮膜用完后剩下的硬芯或是廁所紙里的硬芯)、繩子

步驟:

在繩子一端拴上一個意面,防止穿好的項鏈滑脫。

讓寶寶坐下來,告訴寶寶你們要一起來做一個項鏈。

示范如何一個一個把意面穿在繩子上。

讓寶寶來慢慢操作。

幫助寶寶把穿好的項鏈打結(jié),大點的孩子也可以試著自己操作。

稀釋一點食用色素或是染料,和孩子一起給項鏈上色。

晾干即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