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詩圣,更是“情圣”!

在記憶深處,杜甫總是那個在教科書中被貼上“現實主義詩人”的老者,永遠都戴帶著一副憂國憂民的面容,在秋天的黑夜大聲的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的一生,若論其政治上的理想抱負,或可稱懷才不遇。然而,他的愛情故事卻惹人艷羨,和妻子楊氏的動人情誼如溪水般雋永綿長,堪稱模范。近代梁啟超說杜甫是“中國文學界篤情圣手,沒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這絕非虛言。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結束了壯游生活,回到了洛陽。娶了司農楊怡的女兒楊氏為妻。當時杜甫生活的唐朝正經歷著由盛轉衰的巨大動蕩,755年的安史之亂是轉折的關鍵期。

在禍患的日子,夫妻同流亡,共患難。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兵破潼關,當時的杜甫舉家逃難,他把妻子安置在羌村,只身前往靈武,準備討賊出力,不幸在途中被叛軍所擄,困于長安長達一年多。

雖然婚后十五年,杜甫也曾頻頻出游,或漫游,或為官,但與妻子的距離總相隔不遠,離別的日子也不會很長。但像這般幽禁于長安,相見之日遙遙無期是杜甫未曾預料的。是年八月望著夜空的一輪皓月,對妻子的離別眷戀之情油然而生。也因此,他寫下了流傳至今的動人詩作——《月夜》。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其中,更以頷聯和尾聯真摯動人。望著明月,思念的情愫仿佛濃得彌漫了整個天際。想起了出身書香門第的妻子,仿佛看見她梳成環形的如云發絲因站立良久,在散發著幽香的霧氣中沾染了些許濕氣,明月的清輝灑向她潔白手臂,帶著如玉一般的沁人寒意。

只是,這么真實的身影卻終究在月光的照耀下化為虛幻的倩影,何時才能并肩坐在薄帷帳下,彼此在月光下說著體己的話語,把淚痕一一擦干……

或許一開始杜甫和妻子的結合,談不上愛情,更多是父母之命的結果。然而在日后的戰亂中,那深厚篤定的情誼就此扎根,任風雨飄蕩也未曾凋零,依舊在戰亂、流亡、饑寒交迫的折磨下保留著天然淳樸的愛情關系。一個人在最危難孤寂時刻想起的人兒,勢必對其有著特殊的銘刻在心的思戀。

而另一方的楊氏,在兵荒馬亂中,獨自用賢德和才能將孩子撫養長大。或許在那漫長的日日夜夜里,也會對著黃花默默垂淚,望著舊時相識的大雁黯然神傷。無法得知丈夫的音訊,支撐這個女人頑強生活的是心中渺茫的希望和膝下孩童明亮的眼眸,還有他們那如木棉般堅貞的愛情。

終于,在至德二年(757年)的又一個秋天,瑟瑟的秋風吹不散西邊重巒疊嶂的紅云,杜甫半明半暗的臉龐散發著黝黑滄桑的光澤。雖風也蕭蕭,雨也蕭蕭,涉足千里迢迢,可終究望見了半掩的柴門的聒噪的鳥雀。這些夾在門縫中的生命力,讓杜甫疲倦的心感到些許溫澤。妻子兒女從門后看到這個最陌生的熟悉人——剎那間震驚萬分,呆若木人!

一年的杳無音訊讓這個婦人內心的微光即將在這個秋風蕭索的季節被吹滅了,突然又重新躥起了熱烈的火苗!這樣失而復得的激動欣喜實屬人世間的高峰體驗,鄰里親朋聞訊也紛紛趕來,唏噓著,感慨著,或許他們也在等待,就像《邊城》里的翠翠,等待著一個或許永不回來、或許明天就回來的人兒。

到了萬籟俱寂的夜晚,杜甫和楊氏并肩倚在木質鏤花紋路的床邊,默默地凝望著彼此。全然沒有睡意,只是不停地剪著燃盡的燈燭,讓它高高的火苗一直在秋風中跳躍著,因為分割得太久太久了,久到日日夜夜、朝思暮想的畫面真得降臨時,卻恍若置身在夢境中,恨不得掐自己一把,讓驟然的疼痛傳達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瘦盡燈花又一宵。這一宵,融化了一載的寂寥。他寫下了《羌村·其一》,可與上述提及的《月夜》對比來讀:

羌村(其一)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杜甫不似詩仙李白,還曾擁有一段浪漫的高官之日,政治上他一直不是個幸運兒??烧摷捌鋹矍椋梢杂谩霸傅靡蝗诵?,白首不相離”來高贊。

婚后始終與妻相依相伴,不曾納妾,也未曾蓄養歌妓。在以男權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對婚姻忠貞不二并非易事,尤其在唐朝,士人蓄妾賞妓,留連聲色,涉足風月場,被譽為名士風流。

即便在為官時期,不免進入風月場坐陪,依舊如蘭般潔身自好。杜詩《數陪李梓州泛江,有女樂在渚舫,戲為艷曲二首贈李》中,“人生歡會豈有極,無使霜露沾人衣”,后詩末云:“使君自有婦,莫學野鴛鴦。”對李使君進行善意規勸,是詩旨所在。相比之下,更看出杜甫對愛的忠貞。

佳婿配賢妻,楊氏雖出身不菲,卻無半點嬌弱。她沉默地、執著地、也是甘愿地陪杜甫一生顛沛流離。不消說錦衣玉食,當安定度日也成了一種奢望,楊氏卻能在戰亂之際隱忍地生存,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責任。

安史之亂后,759年一家人遷往成都,度過了萬年一段安定之日,楊氏每日和丈夫下棋泛舟,弄文舞墨,平淡卻不失幸福。楊氏的一生,可以說極好地詮釋了“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觀杜甫和楊氏的一生,絕稱不上安逸,可是又無時無刻不在詩里詞間滲透出愛情的幸福,在生活細微片段顯示出愛情的堅貞,在相濡以沫的長長一生中解讀何為“長相廝守”。

什么叫藝術家?有人說:“既有深刻之體驗,又有動情之表達,還有廣泛之傳染?!?。我想,這幾點,杜甫都做到了,透過他的愛情詩作,和他們真實又動人的生命實質,有力地在世人面前篆刻了愛情的真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11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860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128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9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02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421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77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6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77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70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15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71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1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82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53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96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5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