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雖家喻戶曉,可褒貶不一。
就文化內(nèi)涵來排座次,西游記居首,水滸傳次之,紅樓三國在三四。
可自古以來有俗語: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而今,身邊的同齡人都是在少年接觸水滸,而且是在教課書里讀得的。小學教材有武松打虎,中學有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年少時期,沒有多少認知,只有諸多好奇。
遮遮掩掩的教條反而讓人更有興趣去一探究竟。既然是名著,既然教課書里都節(jié)選了,而且就那么一篇文章都那么精彩,那誰又不想探究一下整個水滸故事呢!
好奇歸好奇,小時候的鄉(xiāng)下是沒有圖書館的,也沒有書店,村里有書的人家都很少,就不要說還有名著,那時最羨慕的教工子弟了,家里有大堆的書可以隨便看。偶爾去趟縣城新華書店里,膽怯地問了一下一本《水滸傳》的價格,反應不亞于云南瑞麗游客聽到玉鐲的價格。
第一次目睹《水滸傳》全貌是一個暑假的中午,天氣格外的熱,那天也和往日一樣,午飯后把干稻草上到老屋的二樓,兄弟倆順著青石小巷子往回走,拐角處,透過矮磚墻能看到鄰居家的后院,后院不寬呈長條型,胡亂長些青草菜苗,有馬唐,豬兜草,燈芯草等等,長向是一堵殘垣滿是青苔和瓜藤,兩棵野生在墻根梧桐樹已經(jīng)高過房頂?shù)那嗤撸获胫寺暟鼑奈嗤湎碌脑鹤訁s甚是陰涼,此時看見鄰居小伙伴在后門門檻上津津有味的看著一本書,深藍色硬殼封面包裝精美,我便趴那矮墻上脖子恨不得伸到他面前,“嗨,看什么書呢,看得這么起勁?”小伙伴頭都沒抬只答我《水滸》!后來估計識得我的聲音,趕緊使個眼色,我心領神會,眼神還停留在矮墻上盯著那書,身子早已輕車熟路,從他們家院門輕飄進去,穩(wěn)住他們家的大黑狗,穿過客廳后廳來到了那本書旁。
封里封面來回翻了幾遍,愛不釋手。好家伙!新版的水滸傳帶插畫的,再看小伙伴看得章節(jié)正是王教頭點撥九紋龍史進……正要討論一二,突然偏房傳來兩聲干咳,這個時候農(nóng)忙后的大人們都在午休,只有我們這群小伙伴中午從來不睡午覺。估計小伙伴他爺爺醒來了,小伙伴又是一個眼色,我趕緊又一溜煙飄回家了。
鄰居家是書香世家,藏書頗多,規(guī)矩不少,在鄰居家都小心謹慎,時不時一不小心我兄弟倆成為他們家的反面教材,估計是因為我們太過調皮,不好讀書吧。因此水滸這樣的“禁書”是斷然不敢去借的。
暑假里,每天早晚涼爽的時間段是小伙伴們會結伴到田野放牛,青山綠水,心情舒暢,放開韁繩,天馬行空。林沖的槍法,燕青的弩弓,武松的酒量…………
下一篇:水滸印象之——儒將林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