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早上領天天出去玩感到逼人的寒意。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在中原,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而在東北卻早就下霜了。昨天融化的雪水今晨結了一層薄薄的冰,天天走上面一跐一滑的,薄冰便會發出破碎的聲音。
莊子說大鵬鳥要飛到九萬里的高空必須振翅擊水,必須要攀援扶搖(旋風)。若垂天之云的翅膀需要多大的風才能托舉起來呢?而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鳥最終是要飛到南冥的!我們常聽到一句勵志的口號“志當存高遠”。但實現高遠之志卻不像喊喊口號那么輕松容易。就像那只在北冥沉潛砥礪振翅九天志在南冥的鯤鵬吧,不僅要確立目標,還要磨練意志,積蓄力量,等待時機;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挫折。這樣看來大鵬鳥的圖南之舉真的是很勵志的。難怪古往今來的中國人有那么多的人的名字與大鵬有關。
小時候看《說岳全傳》小人書,知道宋代有個精忠報國的大英雄叫岳飛,字鵬舉。那時年齡小,還不知道莊子其人,更不知道《逍遙游》這回事兒。后來上了高中,在四平市道里新華書店看到《莊子集釋》,才知道莊子其人其事其文。而真正開始讀莊子則是到延邊讀師范之后的事兒了。讀中華書局繁體字豎排版的《莊子集釋》還真有些費勁,好在從小學低年級起就讀繁體豎排版的《西游記》,對繁體字的認(猜)讀還是有些體認的,所以讀起來并沒有太大的文字上的障礙。讀《逍遙游》知道了鵬,知道了鵬飛須舉翼,才對小時候讀“說岳”中岳飛的名與字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后來來又想起讀《水滸》,開篇寫到隱居華山的神仙般的人物陳摶。陳摶,字圖南。“摶”是“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摶”;“圖南”是“而后乃今將圖南”的“圖南”。又是一個與莊子,與莊子《逍遙游》中的大鵬有關聯的名人的名字!當了老師之后,現在回憶起來,幾乎教過的每屆的每一個班都至少有一個在名字中帶“鵬”字的學生。而且在我的身邊,或是朋友,或是同事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原來,中國人在起名時還真有一個“志當存高遠”的大鵬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