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和燕妹幾個姐妹相約,
6:30海安站飛鶴出發,蘇州甪直一日游。
這是一個月后的又一次蘇州相聚,導游是個小姑娘,很活潑的周導向我們介紹蘇州古歷史(吳國的差夫、西施故事),要求參觀時一切聽從指揮,確保個人、財物等安全,告知全南通今天有40多輛大巴車前往甪直。
這次蘇州一日游,是雙十一加周未特獻活動,99元買一送一,參游人員基本是中老年人,成群組團,在周導《甜蜜蜜》的歌聲中,我們的開心之旅開始啦。
第一站:金雞湖景區(30分鐘)
金雞湖景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商務旅游示范區,中國最大城市湖泊公園,是二十一世紀蘇州“人間新天堂”的象征。其中水域面積7.4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城市內陸湖,景區投資89.53億元,按照“園區即景區、商務即旅游”的城市商務旅游功能布局,精心打造了文化會展區、時尚購物區、休閑美食區、城市觀光區、中央水景區五大功能區。
金雞湖景區是國內極少數免費對外開放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之一。
地導簡單介紹說我們看到的湖畔是金雞湖的6分之一,湖對岸的一座高樓為108層,高聳入云。周邊的房價4萬多,物業費32一平,買的起是住不起的房子。
站在望湖閣,品味金雞湖,朓望遠方,你會被現代大都市的蘇州,深深吸引。
蘇州是個美麗的城市,蘇州人是吃太湖水長大的。
地導介紹蘇州園區金雞湖畔坐落的名建筑有許多,有爭議的世界第一門即東方之門——秋褲樓、高端私人精品酒店——蘭博基尼書苑酒店、蘇州重要地標浙西第一名剎——報恩寺塔、長長的大運河遂道……
地導還介紹說蘇州是董小碗的故居,冒辟江是南通如東人,蘇州和南通很有淵源。
金雞湖畔邊是集游玩、娛樂、購物、休閑、吃坐的好地方,漫步在湖岸上,碧波蕩漾的湖水,撲鼻而來的花香,沖入云層的高樓大廈,會消除你一身的疲憊,給你帶來美的享受和美好的憧憬。
第二站:太湖珍珠博物館(1小時)
太湖珍珠博物館,琳瑯滿目,價格不等的珍珠飾品讓人眼花繚亂,我們也只能是飽飽眼福,感興趣的只有護膚品了。
第三站:子滿堂(1.5小時)
這是我第二次來子滿堂了,聽產品介紹后,我們在體驗床上好好享受了一下。雙十一,今天的廠方對橡膠寢具也是買一送一,有錢主兒下本購買,佩服她們會享受生活,而我只有望而卻步,再研究研究,再等等降價。
第四站:甪直古鎮
下午甪直古鎮,憑票入場,古鎮河多,河兩邊特色商品應有盡有,人擠人,拍古裝照的、坐木搖船的,老外也來湊熱鬧的。
甪直,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甪直古鎮隸屬蘇州市吳中區,位于蘇州市東部,西距蘇州城區18公里,與蘇州古城同齡。古名甫里,其中古區面積1.04平方公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走向酷似‘’甪‘’字,又有相傳有神獸‘‘甪端’’落住于此,故清代改稱甪直。甪直古鎮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景觀星羅棋布。其中,保圣寺為江南名剎,寺內半堂塑壁羅漢堪稱國寶,是首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甪直水鄉服飾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奇葩和水鄉文化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古鎮內的葉圣陶紀念館,沈宅、蕭宅、王韜紀念館、萬盛米行、水鄉婦女服飾館、歷史文物館等歷史人文景觀品位高雅、別具特色,讓游客在充分領略江南水鄉風情的同時,更多地體味小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甪直古鎮是具有2500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水多,橋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
甪直古鎮先后于2001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2003年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4年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2008年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1年被命名為中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2012年被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甪直古鎮四周環水,澄湖、萬千湖、金雞湖、獨墅湖、陽澄湖環繞于鎮周,吳淞江、清水江、東塘江、南塘江、界浦江、大直江交錯境內。
甪直古鎮中心為南市河、東市河、西市河三條主河道的交匯處,另外多條支河錯綜復雜,如密網般縱橫交錯,造就了甪直的河、橋、水巷豐富的獨特局面。
甪直古鎮的街道分為兩類,沿河并行為街,河西、河北為上塘街,河南、河東為下塘街,多為商用房和居住地,一般街面寬2.5—5米。與河垂直為弄(巷),一般寬約1—3米,最悠遠的巷子長達150米,里弄內的房屋有3進、5進、6進,最深的還有7進。也有僅容一人通過的備弄,是居住街坊之間的分隔。街巷都以石板或彈石鋪成,流水通暢,雨停路干。兩旁或商鋪林立,或粉墻黛瓦。
香花橋下是沈宅,沈宅是江蘇蘇州甪直鎮的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于1873年,距今有130年歷史,原建筑面積為3500平方米,現向游客開放的只屬西部的近1000平方米,沈氏擁有眾多的產業和財富,清末民初以來,俗語“沈半鎮”就廣為流傳。
沈宅是甪直古鎮保存完好的豪華宅第,同盟會會員、甪直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地處甫里八景之一的‘‘西匯曉市’’之間,建筑布局有仕、有商,前廳、后宅、左坊、右鋪的特色。沈宅由墻門、儀仗廳、大廳、樂善堂、書房、樓廳等組成,建筑典雅,裝飾洗煉、雕刻細致,是典型的蘇式古建筑。電視劇《紅樓夢》《圍墻》《灑向人間多是愛》;電影《玫瑰旋渦》等都曾在這里取景拍攝。
走過香花橋,前方為保圣寺。顧名思義此橋為游人去保圣寺,敬香獻花而建的橋。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千年古剎,寺內古物館里的塑壁羅漢相傳是唐代塑圣楊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寺內現存建筑有二山門、天王殿、古物館等。1961年,保圣寺羅漢塑像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保圣寺門前有一井亭,可能是供僧眾取水的古井吧。
進入寺內見有一幡桿夾石,是古物,石條可能用來固定旗桿的。
百年枸杞,桿壯葉綠。
大鐵鐘,保圣寺的鎮山之寶,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鐘口呈多瓣蓮花形狀,鐘身四面鑄有‘‘國泰民安、八方無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吉祥文字。
經幢,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種,始創于唐。此幢唐大中八年(854)建,宋代重立,崔漁正書撰。幢高4.8米,計17層,上刻尊勝陀羅尼圣經文和蓮御、卷云、幡龍、菩薩、飛天等圖案,造型優美,雕刻細膩,顯示了盛唐的藝術風格。幢周的座礎,為保圣寺舊物,紋飾有剔地起突的‘‘鋪地蓮花’’、‘‘寶裝蓮花’’和壓地隱起的‘‘童子牡丹’’,是宋代石刻藝術珍品。
虔誠保圣寺后我們來到了建落在寺邊的葉圣陶墓園和先生的紀念館。
葉圣陶墓園1988年建,墓園坦蕩開闊,景色怡人,松柏長青,肅穆莊重,陵墓面向東方,花崗石構,墓碑趙樸初敬書。碑前鮮花簇擁著石棺槨,望柱、臺堤上雕刻桃花、李花和萬年青,象征葉老桃李滿天下,業績峙千秋。長40米的墓道中央建有氣宇軒昂的六角亭,亭各‘‘未厭’’,取葉老勤勉終生,不斷求索,永不自滿之意。
在葉圣陶墓園內,一棵1500年的古銀樹,聳立在開闊的草坪上。這棵古銀杏,見證了葉老在這片荒地上進行教育改革試驗的艱難困苦。她看到過葉圣陶先生和他的同事們沖破封建習慣勢力的阻撓,在這里建起了‘‘生生農場’’。
葉圣陶紀念館,我以顆虔誠敬仰的心參觀,仔細了解一代宗師的一生對教育的奉獻。
‘‘稻草人’’,我深深記得,那是我小學語文課學過的一篇文章,而《語文》一詞,則是葉圣陶先生的始創。
一代師表,風范長存!
? ? ? ? ? 2017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