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秋天的雨,像個慢不經心的人兒,落得不緊不慢,如絲如織、一如情竇初開的少女,纏綿交織,理不斷,心還亂。
我孑然一人,躕躇在塘西塘里。深秋的早晨,細雨霏霏, 彎曲綿長的小徑,清冷幽深,一切都還沉浸在靜謐之中。人在其中,沐浴雨絲的浸潤,頭腦清醒,心寧靜而悠閑。
目前一彎池塘,水面上浮萍,葉片向上翻卷,邊緣已經枯萎發黃。殘敗的荷花,形單影只,在秋雨中瑟瑟發抖。一只野鴨,水中嬉戲,飛起又落,濺起鏡面般的河,一片水花。堤岸上,依依垂柳,像少女的發,墜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菏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
先生文字,樸素典雅,貯滿詩意。他是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一心向往清明政治,可是,在舊中國,他理想,只能是海市蜃樓。是夜,蒼茫的月下,他背手踱步,走進一片屬于他的天地,頓覺舒展自由,不禁由景生情,借物抒臆,寫下了這段美麗的文字來。
遠處,透過疏稀的林子,隱隱約約看見一條白色亮帶,那是汩汩流淌的塘西河,自西向東,貫入煙波浩渺的八百里巢湖。雨依舊在飄,它如泣如訴,像是對夏,熾的追憶;又像是對冬,雪的渴望。不禁使人心絮感傷,產生一份秋風秋雨愁煞人的黯然。
圖片發自簡書App
突然,一陣“沙沙”的掃地聲,打斷了我的思絮。抬眼望去,一老嫗在清晨保潔。她身軀佝僂,衣衫襤褸,灰白的頭發,被雨水淋濕,粘在蒼老的臉上。她揮動著掃帚,將地上的落葉歸在路的兩邊,攏合起來,人緩緩地前移,身后留下一個個枯葉的塋,長長的像一列隊伍。她的臉,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並散發著淡談的霧氣。我想,她一定起的很早,或許凌晨三四點鐘就起床,吃罷早飯,便匆匆地趕到這里,開始一天的勞作。
她或許是遠處的鄉下人,或許是當地的失地農民,他們一輩子面向黃土背朝天,在土地里刨食,即便老了也不愿意放棄勞作。就像一部舊機器,盡管零件磨損嚴重,運轉時常發生故障,但沒到報費,它依舊履行職責。或許,她們出來找這份保潔工作,並不是為了生計,而是為了消磨光陰,或是為了活動筋骨。我未和他們進行交流,但我覺得,在他們潛意識裏,人活著,就是要勞動且自食其力,勞動和他們的生命一樣重要。
目送她蒼老背影,漸漸地遠去,我仿佛看到一幅古老的畫,存在于世界的這個角落里。?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悟到,世界正是有許多不同的人生點,形成不同的坐標,構成社會,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已的坐標上。有人,為思想而活;有人,為生存而活。有人,創造歷史;有人,毀滅文明。有人,在改變世界;還有人……
這個早晨,我放飛思想,無拘無束,竟寫下這段風馬牛不相及的事,荒唐之極,權且,實錄在案。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