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朋友,我們相識于簡書的散文群,后來私下加了好友,見了幾面。又在某一天合作開了公號,公號在創建初期,他隨口的一句走狗,我便硬是給他公號排版了個半月。原本打算一起走到最后,可后來我退出了。我沒有說明原因,只是跟他說“空了把我管理員權限撤了,以后你自己排吧!”。次日,我便刪了他的微信。
原因很簡單,其一是 因調來新地方,除去環境適應,領導交代的很多任務擠滿了所有空余時間,我再也無余力去幫助他。很多次給他的排版,也總是利用上班的空余時間來做的,潦草的排好給他。在我看來,每次我都不是很滿意,可因工作繁重,我并不能抽出2小時來一心研究其排版問題。
其二則是每當我寫好一篇文章,經常會出現錯別字,或者標點符號不正確,本就是業余寫手,對這個也沒多看重,每當我的文章發出去,他認識的讀者總會私信跟他說“才開始讀,就有了錯別字,都看不下去了。”又或是“你們的這個文章排版分割線總會若隱若現,原本認為有后續的,可一旦出現分割線,我總會無法集中精力繼續讀下去”。
他將截圖發于我,附帶跟我說“這是讀者的反饋(ps:還會加上一個QQ表情中的微笑)。”起初我并不在意他發的表情,以及給我看讀者的反饋,可隨著合作時間越長,每當需要我排版時,總會說“麻煩排下版(ps:帶一個微笑的表情)”。我就越發的不爽,在我的眼中,微笑這個表情是代表著生疏、客氣之意。我都跟你合作一個月了,你老是發這種表情,到底幾個意思?后來我還想到,他給我發的幾個截圖,才發現一個公號原創作者,被讀者牽著鼻子走,沒有自己的主見,這樣真的好嗎?
我本就是給公司運營公號的人,說不上是自媒體中的精英,但通過一年的磨練,我因微信排版和文案編輯,早就養成了自己的主觀意識。面對他說的問題,我覺得身為自媒體中的一員,我們不能因讀者的一句話就要改變自己。他只是其中一人,如果你本人覺得也不妥,我們可以找個時間,好好商量應該怎么做才合適?錯可以改、建議可以聽。但不能一個表情、一句話、一個截圖就將這件事情了結了。當回頭望去時,竟全成我的不是了。
當他來問我有空沒?我回了句沒空。可等到有空時,我還是主動登上公眾號排版新文章,圖不對,可以換;格式不對,可以改。但不能因為這個你就將我辛苦半天做出來的成果毀于一旦——刪了。兩次,一聲不吭的就刪了,一句解釋的話都沒說。這是合作伙伴應該做的?
早在次前,我就在想我們之間的關系,沒有搭檔之間的默契,沒有朋友之間的和諧。這種關系存在有何意義?
當我跟他說以后我不給他排版了,當晚公號后臺便發出了一篇文章 《每個幫完你忙后,找你要錢的人都值得深交。》我點進去看了,最后總結的大概意思就是像我這種幫他忙還不要錢的,退出時就會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總覺得這是被幫助方欠他的。
我呵呵的笑了,人怎可一概而論,我做事坦蕩,問心無愧。我將他刪了,第一次很理智的理清關系,心中過了無數遍,明白的告訴自己,我與他不適合做朋友。
寫到這里,我想起之前刪我的一朋友,我大概懂他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