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漫長而焦急的等待,武漢的春天終于姍姍來遲。連續的陰雨、低溫、少得可憐的陽光以及那到了三月依然光禿的柳樹枝讓我一度懷疑武漢究竟有沒有春天。然而,三月將盡的時候,武漢的春天真的來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第一次見到了梅花。印象中的梅花,總是開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不與群芳斗艷,卻忽略了,她還是春天的使者,在漫長的等待中,讓我們感受到春的氣息。四月初,與室友一道跑到華師的梅園專程去看梅花,第一眼就震住了。她的美,又怎是我拙劣的文筆所能形容出來的。滿樹的梅花,一叢叢,一簇簇,粉的嬌媚,白的高潔,紅的絢爛,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美麗動人,滿園散發著淡淡的梅香。我們不停的拍照,合影,在每一株梅樹前都留下我們的身影,生怕錯過了哪一個美麗的鏡頭。離開梅園以后,梅花的形象在我腦海中依舊清晰可見。那花瓣,花蕊,花香,恐怕此生也難再忘。
那些天,總是不經意的發現各種各樣的花陸陸續續的開放了。我是個花癡,愛花,卻不一定知道花的名字,甚至對有些花,連她們的開放時間和花期都不知道。所以這里的癡,就有了兩種含義。我愛花,愛她們的美,雖然我無法將那種美描繪的淋漓盡致。我只知道,在那些花兒面前,我的內心總是充滿了莫名的虔誠、震撼與感動。那些天正值感冒的厲害,在花叢中打一個噴嚏我都覺得是一種罪惡。一次次駐足在那一棵棵開滿了玉蘭花的樹下,停留在草坪上開放的藍色的小花身旁,還有那一片片金黃色的迎春花,那雪白的梨花和那無數我不知道名字的各色的美麗的花兒們。凝視著她們絕美的容顏,嗅著她們的芬芳,總是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觸,仿佛那就是我絕美的——青春。
青春,多少年不敢觸碰的字眼。想起去年的春天,終日在那間難以見到陽光的教室里準備著即將到來的高考。心情就好似那見不到陽光的教室一樣的陰暗。那時,看不到春天的樣子,嗅不到春天的芬芳。終于在高考體檢的那個上午,我們得以走出學校這個牢籠,看到道路兩旁的樹上開著鮮艷的紅花,我的眼睛突然就潮濕了。想起《牡丹亭》中杜麗娘游園的唱詞:“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感覺自己就是那杜麗娘,被禁錮在沒有春天的世界里,看不到那燦爛芳華。那是那一年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到了春天的美好。
等待了許久,柳枝終于爆青了,那種鮮亮的嫩綠展現出無限蓬勃的生機??罩酗h滿了被我誤認為是蒲公英的茸茸的柳絮和真正的蒲公英。漫天飄飛的柳絮像是在演繹著一場唯美的曼舞,又像是漫天飄零的雪花幻化成一個個小精靈,給這個春天帶來一場意外的感動...
同一個春天,在不同的時節里,有些花謝了,經過了最初的含苞待放到盛極一時,到最后黯然跌落枝頭,化作春泥;有些花仍在開放,卻已難敵風雨的侵襲,不似當初的驚艷;有些花經過了漫長的等待終于等到了屬于她們的舞臺,準備向人們展示自己無與倫比的青春...
晚上獨自走在校園的小徑上,總是會聞到一種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陣陣微風吹過,讓人更加陶醉在這美妙的夜晚...
如今可以肆無忌憚地去看花,可以認真細致地觀賞每一種花的美,卻還是忍不住在花兒驚艷的美麗面前潮濕了眼睛。于我,青春是一場遲來的華美的盛宴。在這之前,它被壓抑著;在這之后,它將永遠的逝去;而在這一刻,只在這一刻,它以絕美的姿態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一如只在春天開放的花兒,花期一過,再也難覓盛時的芳顏,再開,已是下一個輪回......
于2012年4月初
四年前寫下的文字,如今或許已沒有當時的心境。四年,青春不再,年少有時。春花已落,夏木陰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