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離別,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情景下離別的無奈與痛苦,“陪伴”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痛苦——沒有認真,真誠的體驗陪伴的幸福,其實是在消耗期待和陪伴的美好意義。
一天,兩天,三天……國慶的假期很快就要結束了,每次假期將要結束的時候,前一夜都會失眠,因為和父母短暫的相聚,就要離開一段時間,不見面就是數月。
回家的這幾天,從計劃著回來,媽媽就開始準備我最愛吃的大餐,問我要吃什么,打電話里透出了那種我要回來的喜悅。回家第一天,大蝦螃蟹,就擺在桌子上。這幾乎是每年的標配。雖說有時候也會吃膩,但還是會很開心的和父母一起去準備。
而后的每一天,媽媽都會精心的進行準備。短短的幾天休息最忙的就是母親了。母親在廚房忙得時候,我就過去幫她的忙,這個時刻是最喜歡的時候了。幫著媽媽打下手做飯,從小就這么看著,現在也練就了能夠炒幾個小菜,自己在外漂泊,也餓不著。剁菜,翻炒鍋里的菜,炒菜香味飄出來,伴隨著是娘倆,在聊這幾個月的事兒。雖說每天都會微信聊,一周也會打打電話,說的也是一些老的話題,在這樣的情景下,就是母親和兒子最溫馨的時光了,母親說著,我聽著,心里暖暖的。
從我記事起的這些年,一家三口背井離鄉,四處奔波,聚少離多。每一次的相聚又是極其的短,在這極短的時間里,父親母親就想一股腦的讓我吃好,把所有的營養都補回來。可憐天下父母心,無法評判他們給的方式,或者給的東西,但是在他們心里這就是最好的,應該給自己的兒女,而做兒女的在這一刻才能深深的體會到父母的愛之深,愛之切。還體現在8天的時間里,一天體重增重一斤的速度。這也是母愛,父愛的一種極致的表現方式。離開父母后可能會和同事說:你看我這幾天又重了好幾斤,每年過節都要胖好幾斤,都怪我媽,天天做好吃的……這句話可是見怪不怪,充滿了幸福的,被溺愛的表情。
爸媽抓緊一切的時間去和我聊天,聊出門拉貨的遇到的趣聞逸事,說遇到的各種奇葩的貨主車霸。老爸最典型,年年三個話題,不喝酒的時候也沒什么話,喝完酒話匣子就打開了:一個是車,一個是憶苦思甜,另外一個就是教育我。這是老爸一直以來的三部曲,基本上每年都是這樣,在沒到家的時候,就能夠想到他會說什么。
雖然,年年如此,話題未變,但歸家相聚的心沒有任何的變化,依然期望。家是避風的港灣,常年在外面對同事,合作的伙伴,盡是利益的牽絆,勾心斗角的日常,腦袋和心思一直是緊繃的狀態,而回到家一切都可以放下,雖說三十歲的人了,最享受的還是和老爸老媽耍耍小脾氣,撒撒小嬌,而父母還覺得很開心,覺得這才是兒子。
慶幸的是,到了該結婚的年紀,父母也沒有逼婚。每年的過節回家過得也很清靜。他們很理解,沒有用他們那一代人固有的傳統的觀念來要求我。
父親說:你們這一代的婚姻,父母做不了主,做主了,你喜歡還成,不喜歡父母擔不起這個責任,你要找你自己喜歡的,合適的,別到時候分了,離了的,整得誰都不好過。
母親說:婚姻這個事兒,你要自己做主,這是你一輩子的幸福,你們這一代人的感情觀,標準是啥,我們這做父母的也看不透。但是吧,可別稀里糊涂的,這個過日子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那是一輩子,所以別折騰,可要想好了。
謝謝父母這方面的理解,其實能夠感受的到,渴望我成家立業,只是不說,畢竟現在身邊的同齡人都有了家庭,兒子都會跑了,心里面哪能不著急呢,感情方面,父母還真的沒有辦法參與,只能自己去努力了。而父母的理解就是對做兒女的最大的支持。
明天就要回京上班了,心里總會有小小的傷感,畢竟父親母親年紀也大了。每次里離別都會很傷心。期待下一次的相聚能夠有一些變化,比如升職、加薪、有個女朋友……
而生活還是要繼續,我們現在堅持,付出的就是為了最美好的,而迎接的我們的,也將是美好的未來和家里的永恒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