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愛,就像春蠶吐絲一樣 ? ? ? ? ? ? ? ?不顯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露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點點付出
這是今天看了《朗讀者》王姬的這一期,默默地抄下來的話。她的孩子得了自閉癥,母親為了照顧她的孩子,放棄了自己的種種,只為照顧孩子,讓她做更好的自己。
節目的最后,她說下輩子讓媽媽做自己的女兒,好好照顧她一生。
今天是兒童節,大家都在曬寶寶,祝福孩子或者是譴責自己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
來說說今天的日常吧:
1.看了意公子與蔣勛談藝術的節目。有被意公子驚艷到,居然是一個才華橫溢的美女,她的聲音富含磁力,滿眼都散發著對藝術的好奇心,還有發自肺腑的脫口而出的想法,讓人覺得如此真實,瞬間就被吸引,毫不猶豫的在趁早訂閱了她的課程。
2.看了趁早的出入職場該如何理財。其實我訂閱這個課程都是抱著實操去的,就是說能夠直接告訴我該買哪一個基金或債券,可是與我的想法查的太遠,學到理財要謹慎,要利用所有的資金來源(包括父母資助的),按照“三張表”算出你的理財金額,按照你目前是否急迫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基金,還有就是裸辭基金,這個我不實用。
也許是我太懶了,根本就不想動腦,只是一味的“拿來主義”。不管怎樣,所有的知識都是有價的,學該學的,然后消化,變成自己的。
3.看了齊媽在搞招募令,根據《創意,就是一門藝術》,想要加入,卻又懶懶,默默地看著別人一步步進步,一步步蛻變,自己在心里捉急,可是卻始終不想往前邁進一步,感覺自己都成溫水里的青蛙,融化成一湯死水。
4.在得到上花30元買了30本讀書。可是效果卻沒有想象中的好,他只講精華中的精華,始終沒有自己靠后提煉的效果好,感覺跟不上趟,云里霧里的。這個讓我想到就好比是交流,只有自己看了,提煉出,交流了,才能將他總結的觀點認同。這種方式等同于別人嚼細了味自己,索然無味。
5.在家的時候看了幾章《自控力》。猛然覺得國外的書好有說服力,瞬間很能吸引人。原因居然是國外的書舉的例子都是某某專家做了的實驗,而國內的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例子。賺足了大眾的眼淚,喝足了雞血后,更喜歡以科學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