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初有這個故事靈感的時間,恐怕要追溯到2015年左右,那個時候剛剛工作不太久,可能有個什么靈魂經過,腦子里就突然有了一個靈感,多年的工作和生活摧殘中,有時候會把很多事情與此聯系起來。曾經一度想把這個故事寫出來,還妄想以此當做經濟來源,奈何對自己的直男文筆實在沒有信心,而且有個朋友也跟我講過,如果做一件事情是為了賺錢,那這件事情八成不會成功。
但最近的這個想法愈發強烈,覺得應該把這個有點科幻有點可愛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就當一樂,也滿足了自己的小愿望。
更新無規律,催更那我估計開心的都要喝一壺了。
正文開始~
第二章
2020年5月20日,農歷四月二十八。
今天是方言的生日。
睡夢中被暖洋洋的陽光燥醒過來,方言心頭第一個思緒便是今天的天氣終于陰轉晴了,再轉念想昨晚的夢,卻怎么也想不起來,模模糊糊只記得像是中學時代的場景。
每次都是這樣,清晨起來哪怕一個小小的失神,哪怕昨晚的夢境再真實也會變得模糊,總在嘴邊卻又說不上來,或者說出來又變了味道,反反復復,像是一個功能不完善的機器人,在執行命令中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行為。
光著腳走進衛生間,看了看鏡子里的方言。
今天是他的生日,正式踏進26歲的門檻,也許是天氣變好了心情舒暢,對著鏡子里的微胖臉微微一笑。
“今年的任務是脫單。”方言心里調侃自己。
戴上眼鏡出了門,八點半上班的他每次出門都在七點四十五分左右,養老院里的老人們這個時候早已經吃過了早飯在院子里、籃球上溜達,人不多,三三兩兩在一起聊天下棋。
六十花甲子,七十古來稀。人老是不可避免的,方言每次看著這些老人慢悠悠的沿著路邊,繞過路上的小石子的情景,總會聯想自己老來會是怎樣的,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樣的生活該多無聊。
方言看了眼紅綠燈,掏出手機撥通了媽媽的電話。
“喂,兒子”
“喂,老王,吃飯了嗎”
“沒大沒小!吃了,你上班了么”
“在路上了,家里天氣怎么樣啊今天”,山東倒裝句無處不在。
“挺好的,就是越來越熱了,你在青島是不是挺涼快的?”
“恩,還行,還沒那么熱,老劉呢?”
“出車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哦,給自己買點好吃的,犒勞犒勞自個兒”
“沒啥可犒勞的,晚上準備和同事去吃個飯,然后……”
“啊呦,你上班去吧,我鍋里的小米粥沸出來了,晚上多吃青菜少吃肉哈,掛啦!”
方言特意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也只有父母記得自己的生日吧,他并不是討要一聲生日快樂,只是覺得生日這天是自己母親最痛苦的難日,這個電話會讓自己心安很多。
除此之外,為了讓父母放心,他估計撒謊說晚上和同事聚餐。
加快腳步前往公司。
方言遇到同事一一問早。
在這個鋼鐵混凝土的城市里,他從一個鄉下農民出身的兒子慢慢的融入到這個被人們稱之為城里人的生活中,剛開始的他并不會遇到人問早上好,覺得那是一個很羞澀的事情,并不是不禮貌,而是他的出身和小時候所生長的環境,并沒有給他這樣的教育,慢慢的融入進來這樣的生活,時間久了,反而又讓他覺得這很虛偽。
人和人之間總是這樣可笑吧。
方言掀開筆記本,左右兩旁的顯示器逐一亮起,在家中是臺式機連接了兩臺顯示器,在公司是他上大學的筆記本連接了兩臺顯示器,加上筆記本一共三屏。
盲打輸入密碼登上微信,這已經成了現代人的生活,手機最先下載的兩個軟件是微信,電腦最先打開的是微信。
在互聯網浪潮的驅使下,人作為始作俑者和最原始的原子成分,讓社交成為人類社會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社交仿佛又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更遠。
明明坐在對面,我卻要發一條微信信息,解析成電信號,越過大洋,穿過無數節點,流轉于服務器間,再轉換成文字躍然于對方的屏幕上,也只是簡單的一個“你好”。
方言微信登上的一瞬間就收到了對面同事的信息:今天終于放晴了啊,昨天的鬼天氣只適合回家睡覺打游戲啊。
方言面無表情的回復了有一個哈哈哈的表情。
其實方言并不是一個很冷漠的人,只是一個很慢熱的人,熟絡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個很逗很有幽默感的人。
與其說他,不如說程序員大致分為兩種人。
一種是樂于自黑自娛,一身的幽默細胞和無厘頭,一種是悶騷型的人,外表沉悶三腳踹不出個屁來,內心的想法卻早已騷到了九天之外。
方言就屬于前者,人有機器沒有的東西,就是性格,賦值上思想與年輪般的經歷,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即使幽默十足,內心卻也可能是死火山一般。
人,是一種千言萬語道不盡的物種。誰又能說得清呢。
方言是個很有計劃的人,每天早晨開機便要為自己列一張表,左邊是今天要做的事情,右邊是不緊急的事情,還有些細節。
這個良好的習慣也是他當初踏進這一行并快速成長的小法寶。
今天的任務來自于上一個上線版本APP的bug修復。
所謂bug,中文翻譯為漏洞。
世界上沒有任何的程序不存在漏洞。
其實bug的意思原意其實是指飛蟲和臭蟲的意思,來源于上世紀四十年代,一只蟲子飛到了一臺大型計算機上,導致工作人員進行了幾個小時的檢查,在一張面板上的繼電器上打死了一只飛蛾,計算機便恢復了正常,于是這個詞正式誕生,這個“飛蛾”也成了后來所有程序員的心頭巨害。
方言經常嘲諷自己道:每天的工作只有兩件事情,寫bug和改bug。
程序員每天在自己創造的bug里修修改改樂此不疲,其實是即使疲也得繼續樂著改,因為bug這種東西往往有的是很復雜的邏輯。
就像是紛雜的親戚關系一樣,三姨的二舅的孫子的小姨子一般要捋很久,如果不樂觀自娛一點,真的會扔鼠標折鍵盤頭撞顯示器的。
所以當看到程序員眉頭緊鎖且眼睛以x軸左右橫向彈性移動的時候,那么他一定是在改bug。
而且,要保持距離。
對面同事是做后臺開發的,手機開發需要的是后臺數據的支持和手機上的數據展示,所以方言理所當然的和這家伙很熟絡,姓臧名偉,年長方言一歲,胖子一枚。
但他的胖并不是那種讓人看起來令人作嘔的肥胖,而是白白凈凈,一臉彌勒佛,穿衣有范,文質彬彬的樣子。
如果你認為他的內心如外邊一般人畜無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貨滿腦子都是無厘頭有顏色的想法,在公司又號稱是行走的表情包。
“方言,今晚擼串去吧,天好了適合哈酒”,臧偉作為地道的青島人說“喝”都是“哈”,附帶上有一個奸笑的表情在微信里問方言。
“不去,小爺很忙”,方言隨手回道。
臧偉立回:“忙著寫bug么,少寫點吧,你自個回家又沒啥事,難不成今天有約啊?”
方言苦笑:“我約個鬼啊約,你見過我約過誰,你瞅瞅你都胖的椅子都快裝不下了,還擼串呢,省點錢給自己家換個超大馬桶吧還是,哈哈哈哈。”
臧偉發了一個腳踹豬八戒的動畫表情,又說:“老大說老二?我這不是為了讓你早日和我成為胖子屆里面的超強搭檔,先讓你有形,然后再胖胖聯手創造一手應用走向上市敲響納斯達克的開市鐘么。”
方言這次真的忍不住笑了出來:“你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里哪個是胖子敲的鐘?”
臧偉回復:“我們這不就得創造一股清流?”
方言醉言:“你這那是清流,你這是肥腸流,哈哈哈,哪涼快哪待著去,小爺今天很忙的!”
臧偉回復了一個漫畫女孩手間夾著一根煙半倚在床頭附帶著一句“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的表情。說:“你說你也不和同事合租,還住了那么個地方,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方言回:“我那地方咋了,挺好的啊,風景還不錯。”
臧偉回到:“那座小山你沒聽過么?你就不知道為啥那房租那么便宜?”
方言聽張偉話里有話,問:“那座山怎么了?”
張偉發了個無奈的表情,說:“其實也沒什么,就是聽我爸說那座山有點邪性,據說之前差點被平了,但是除了些很奇怪的事情就留在那里了。”
方言有些好奇,又問:“什么奇怪的事情?”
臧偉回到:“我也不太清楚,就聽我爸提過那么幾嘴。搬磚吧”,程序員自嘲敲代碼為農民工搬磚。
方言沒有再問,他一點都不害怕這種流言,他是一個唯物主義者而且從生在農村,膽子很大。
每天寫bug,改bug,在技術群里吹吹水,偶爾開個會,這就是程序員的一天。
程序員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奮且具有成長性的工作了,每天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學習大量的額外知識,況且本身的工作就是學習的過程。
年長的程序員有一大部分都會禿頭,這就讓方言每天早晨起來洗臉的時候看到面盆里有幾根頭發掉落的時候都要擔心好久。
今晚回去要做點什么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