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自從做了代購做了買手之后慢慢轉變了態度,在這個感性的消費時代很多時候確實是“錢能識貨”,這是我前段時間剛在朋友口中聽到的,初聽也是很震驚,慢慢的卻越來越覺得,嗯,總結的很精辟很恰到好處。
圖片發自簡書App
貨幣是一切商品的等價物。東西的好壞高低貴賤最直接的區分方式大概就是定價了。當然我知道這句話可反駁的點很多,但我這樣說也并不是在倡導大家愛慕虛榮物質化。平心而論,我也不喜歡太物質的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只是覺得一個人對自身的定位、要求和標準,更多的時候體現在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衣一帽,也就是你生活中每一個細節。
簡單兩個詞概括,就是“品質”和“品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幾天在公眾號上看到一篇文章,說不存在“物美價廉”這種事情。我懷抱一種好奇心打開推送,又以一種反駁的心態看到最后卻成了贊同。
怎么說呢,“物美價廉”,也許大概也是存在的吧,但也要辯證的去看待你所定位的“物美”和“價廉”是怎樣的了。但往往只怕廉的不只是價格。我想大家也都聽過“便宜沒好貨”“一分錢一分貨”這種話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米董事長雷軍在某一次演講中講到:我們中國人需要的,首先是好東西,而不僅僅是便宜的東西。
確實是,我們已然跨過了生存層面到達了生活層面,是時候考慮“生活品質”了。
但還是前面所說,“生活品質”也是很因人而異的,階級層次的不同,自身的定位、標準和需求也是不同的。
手腕上戴著小巷精品店淘來的手表還是猶豫了很久才買的人就想不通為什么有的人要戴著一棟房子一輛車。
而像我這種手表都不戴的吃土少女就想不通為什么要戴手表,手機不就挺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高定位高要求高標準沒什么不好,反而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一朝一夕間,讓自己變得更好,去配得上更貴的東西。
貴的東西只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貴;便宜的東西只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便宜。
這是真理。
#圖片來源于ins博主 choupieandcr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