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除了曬娃,還能再有趣點嗎?

媽媽們的朋友圈內容幾乎都可以被分為兩類:曬娃的和沒曬娃的,而且往往前者數(shù)量壓到后者。


很多媽媽會說,我曬娃是為了記錄孩子的成長。其實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制作精良、功能完備的曬娃APP,在里面可以隨心所欲曬娃,還可以家人共享,分分鐘搞定。

也有媽媽因為孩子太聰明可愛了,實在忍不住想發(fā)朋友圈,分組發(fā)布保持節(jié)制是應有的方式,你無意的炫耀可能會傷害到朋友圈的其他人,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應該成為你的炫耀品。記住老舍先生幾十年前說的話:

“摩登夫婦,教三四歲小孩識字,客來則表演一番,是以兒童為玩物,而忘了兒童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長也。”


微信朋友圈除了曬娃,還能再有趣點嗎?

大家別忘了,微信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微信的形成最初的確是本著“即時通訊”和“熟人社交”兩個賣點殺入社交市場,剛開始的微信朋友圈,多是身邊常聯(lián)系的親人熟人,在里面曬曬娃,逗逗趣,其樂無窮。可當微信發(fā)展到今天擁有近9億活用戶的時候,微信早就不再是一個熟人社交工具,朋友圈從熟人擴張到同事、校友、一面之交或僅僅是素未謀面的朋友的朋友,朋友圈越來越大,再加上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微信搜索功能的介入,微信變得越來越泛化發(fā)展,朋友圈已經(jīng)不是一塊所心所欲的凈土了。

那么在這樣的微信朋友圈里,還有誰會真正關心你曬的娃?


聰明的媽媽們何不趁勢,打造自己的社交名片,讓自己的人生擁有更多可能性。

當微信成為一個不再私人的社交工具之后,媽媽們便成為這社交網(wǎng)絡中的一員,你的微信所呈現(xiàn)的一切將是你的第一張名片,決定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

哪怕是一張小小的紙質名片都要經(jīng)過廣告公司精心設計?更不要說微信這張內容豐富、快速便捷的電子社交名片了。

如果一個初加你為微信好友的人,看到你的微信名字是“大寶他媽”(此處僅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微信介紹是:大寶,媽媽愛你。朋友圈全是大寶的各種相似表情、像素不清的照片,你就會被理所當然地被新好友貼上“曬娃狂魔”的標簽,打入“媽媽黨”的分組。


那一刻開始,你人生的路也越來越窄了。

親子播一直倡導的理念是媽媽們在有娃以后,依然要美好強大,把關愛給家庭的同時也要關愛自己、活出自己。二十年后,你的孩子長大成人站在你面前,他/她一定會感謝那個曾經(jīng)沒有把他/她緊緊捆綁的你。

那么要如何去愛自己、活出自己呢?先從管理自己的微信形象開始。

試著從今天起,為自己取一個美好的微信名字,無關他人,只關乎自己。(還記得在《我的前半生》里有個橋段,因為俊生喜歡水仙花,所以子君的微信名就叫“一朵風中搖曳的水仙花”,后來俊生又喜歡向日葵了,子君就把自己的微信名字改成了“一朵風中縹緲的向日葵”,最后其實子君什么花都不是,在風中搖曳縹緲倒是真的。)


接著為自己寫一句美好的介紹語,可以是你喜歡的一句詩,一句激勵人的話,一點生活感悟,一句吐槽,總之,它們來源于你的內心,你的熱愛。

你的朋友圈不再只充斥著孩子和老公的照片,今天可以是和姐妹的聚會,明天是分享最近閱讀的一本書,后天是抓拍到孩子的一個搞笑瞬間,總之,你的朋友圈是有質量有內容的,別人可以通過這個窗口了解你,別人會覺得:哦,原來這是一個豐富有趣的媽媽,真不簡單。

你甚至可以申請一個自己的公眾號,堅持寫作,記錄生活的點滴,鐫刻生命的軌跡,或者,直接來加入親子播,一個有趣的親子公眾平臺,在這里成為自己的主人,成就屬于媽媽的事業(yè)。(當然,你也可以看一下親子播的媽媽們KOL們是如何帶著娃建立自己的事業(yè),打造自己的形象,進而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后半生)

微信公眾號:親子播(MORINGKID)匯聚全球親子項目,協(xié)助親子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