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運動人群還是非運動人群,但凡想要瘦下去/減脂的人,都逃不了"管住嘴"的這一關,于是我們看見有無數多的人為了渡此劫難每天都皺著眉頭費著老勁吃著那些自己深惡痛絕的食物:
水煮胡蘿卜,水煮雞胸,沙拉醬少的可憐的蔬菜沙拉,明明不愛吃雞蛋還要逼著自己塞下好幾個蛋白....
For god's sake,what the hell are you eating?
說真的寫這些菜名的時候我都喉頭一緊,想起了自己上半年吃低脂沙拉拌生菜和油麥菜的日子,是真的苦不堪言。
這樣的食譜會給一個正常人帶來什么?塞蛋白的時候想著欺騙餐;咽完了草以后想著欺騙餐,走在路上的時候想著欺騙餐...最后很可能沒幾天就繃不住了過上了頓頓欺騙餐的生活。
But seriously,is this really the kind of life we want?
但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嗎?
不,絕不,大寫的不。
不喜歡天天少油寡鹽的吃草,那就不吃;不喜歡每天跟喝中藥似的吞蛋白,那就不吞;喜歡吃小熊餅干?吃飯的時候來一包;心水金拱門?晚飯時候來個巨無霸餐;早飯覺得少點甜?來杯養樂多怎么樣?
很多人肯定會說,那這么放飛自我,還怎么瘦的下去?
給方法論之前,不禁想請問各位有思考過,為什么會有所謂"欺騙餐 cheating day"這個說法呢?
其定義是在這一天可以盡情的放飛自我,肆意闖入平日小心繞行的高熱高卡但美味無窮的雷區。一切看似不合理的選擇在這一天里都被允許,看起來就像作弊一樣。
但cheat本身這個詞除了作弊,還有欺騙之意,即我們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但在這一天里,我們給予里自己特權,去這么做。
但放飛自我,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真的是一種錯誤嗎?非也。
我們認可欺騙餐,是因為我們除了一個月的那一兩天甚至是一兩頓內,都在遭受飲食控制的折磨,都在逼迫自己做出自己并不想做的決定,我們每天都在承受一種剝奪感。
而正也是這種對于人性本身對美好事物的渴望的過度壓抑,致使了我們終會來到暴食復胖胡吃海塞到走不動路為止的那一刻。
而這樣的必然后果,顯然是不可能讓我們永遠瘦下去的。
所以在此給出的方法,是從心理方面入手,一步一步消除"欺騙餐"的概念,每一頓都讓自己吃的心滿意足。
而管住嘴的結果是什么呢?想胖都難。
首先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大部分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有運動習慣的理性人,暴食進而復胖的結果,很大程度都是因為自己食欲不滿而導致的階段性爆發。
所以,到了飯點有心里明確想要的食物的時候,就滿足自己一下;沒到飯點想吃零食的時候,也滿足自己一下。
頭一步,先感受小小的幸福再說。
既然放飛了,接下來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之后的一個食物選擇點的時候,誠實的和自己的內心展開對話:這頓能不能稍微吃的健康點?調節一下?稍微吃那么清淡一點?
如果上一頓的滿足感一息尚存,促使自己毫不猶豫的做出選擇,那很棒;即使不能,仍然有想吃的但可能沒那么健康的食物,也可以接受...
目的就是從一頓放飛一頓健康——兩頓健康一頓放飛——...——N-1——N頓健康而依然沉浸其中。
是所謂"從1-1到N-0"。
很多人會覺得這個方案看起來很扯,但其實不然,因為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在誠實的面對我們自己的內心和靈魂。
相應的,每一次我們用心的去做選擇,我們對食物本身的感受也越深,即使,退一萬步說,我們最后真的是變得在天天吃草,頓頓雞胸,那也將會是我們發自內心的自愿的選擇。
而我之所以在此提筆寫下這篇,也是因為我相信,每一個人想要瘦下來的人,在正視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的時候,TA是不愿意自己成為一個腦滿腸肥的sucker的。
吃這件事,在我看來和健身一樣,本都應該是充滿美好的:我們欣喜于味蕾的每一次觸動,正如我們熱衷于脈搏的每一次跳動。
而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戴上了鐐銬,進而錯過了我們本可能熱愛上的事物。
誠如文題的用詞,"永遠"的事情必然需要堅持,而我堅定的相信,長久的堅持,必然是源于真正的熱愛。
斯多葛學派的創始人芝諾曾說:"我們從來沒有在創造新的自我,我們只是在不停的發現,遇見新的自我"
你又怎么知道你沒有愛上健身和健康飲食的那一天呢?
用心去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