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大多數中國學生都熟悉一個詞:啞巴英語。因為太多人只會考試,而不重視口語的訓練。
大學畢業后,如果工作需要用到英文,你會頓時發現你的口語太渣了,恨不得信了“3個月口語變溜”的廣告,心一橫,掏了幾萬塊辛苦費,報了培訓班,饑餓地補口語這塊“短木板”。
很多學生抱怨說,我們上課的時候只有聽老師的份兒,記筆記的份兒,根本就沒有說口語的機會。蛋老師覺得,他們把自己啞巴英語的事實歸咎于中國的英語教學模式,雖然乍聽起來就點道理,但是細細深究,事實并非如此,因為這只是一個“自己學不好英語”的借口。
上課沒時間說英文?難道誰限制你下課也非得記筆記了嗎?明明是自己不想大聲說口語,非得怪老師不給機會。更何況上課時間才45分鐘,即使你回答了幾個問題,也就幾分鐘的時間。要想口語好,這樣的刻意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說口語的時間應該在課下。
身邊沒人說英語,或者很難找到說英語的環境,怎么辦?
沒錢沒資源,也出不了國,但是想提升口語水平,怎么辦?
如何才能靠著自己的努力,甩掉“啞巴英語”的頭銜?
別告訴我你沒辦法了,如果你真的不想動腦筋,蛋老師就來告訴你,我的經驗和方法吧。算是拋磚引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大聲朗讀
口語歸根結底是張口說,你不張口,你的口語永遠只能停留在“啞巴”的水平。基礎不是特別好的童鞋,一定要養成“大聲朗讀”的習慣。第一,看文本朗讀本身是件非常低門檻的事情,基本不需要動腦子;第二,大聲朗讀可以訓練自己讀英文的感覺,我們稱之為“語感”,也就是說話的感覺,這是說好口語的基礎要素之一;第三,訓練你舌頭的靈活度和口腔肌肉,這樣會形成條件反射,前提是你已經經過嚴格的語音學習和訓練。
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都有早讀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呢?其實這段時間如果你認真朗讀的話,還是有點效果的。但是大多數的童鞋都覺得早讀沒啥作用,就虛度過去了。工作的朋友可以利用早起的時間、等車或在公交車、地鐵上的時間朗讀。如果你羞于在公共場所大聲朗讀,那請你低聲朗讀。蛋老師記得湯唯在英國學戲劇的時候,因為基礎不扎實,她就一邊聽音頻,一邊大聲朗讀,后來她得到了出演莎士比亞戲劇的機會。從英語小白到流利英語,湯唯用大聲朗讀和模仿的方法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2、自我提問&回答
有了基本語感之后,大家可以嘗試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比如:what did I eat in the morning? (我早上吃了什么) what are my hobbies? (我有什么興趣愛好?) whom do I love most? (誰是我最愛的人)。 通過簡單提問的方式,你可以運用簡單的單詞回答問題了。這是一種比較實用、比較高效的自我模擬生活情境對話的方式。
3、參加/組織當地英語角
如果你對于第二條“自言自語”的模式不習慣,擔心人格分裂,那沒關系,你可以嘗試百度你城市的線下英語角活動。很多英語角活動可以在當地學校找到。還有一些是社會上的公益組織。還有一些是機構推廣的活動。在這些英語角里,你既可以鍛煉英文,還可以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謂是一舉兩得(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如果你說蛋老師,我們城市太小,根本沒英語角,怎么辦?沒事,自己組織個英語角。比如,蛋老師在杭州自發組織了一個公益英語角,名字叫HFEC(Have Fun English Club)運行了3年左右了,現在有7位正式的志愿者,迄今為止,參與人數已經達到5000人以上。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的口語漸長,同時也鍛煉了文案寫作能力、公眾演講能力、組織活動能力、社交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雖然舉辦英語角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我本人也是受益人之一,所以樂在其中。
4、抓外國人練習
在中國的很多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現在來自歐美國家的外國朋友多起來了。充分利用老外資源也是練好口語的捷徑之一。
第一,你可以在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區,找老外練習口語,你順便可以充當TA的導游。記得馬云當年就是這么干的,每天清晨5點左右,他會去國際賓館門口“堵”老外。這樣的執行力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蛋老師也曾一度模仿Jack Ma在西湖“撩”老外,一般聊完都會禮貌地問他們和我一起拍個照(好裝逼啊)。
第二,當地的學校(外國語學校/國際學校/培訓機構/大學等)。一般外國語學院、文學院里有很多老外童鞋,他們要么是短期交換,要么是來學中文的。你可以跟他們進行語言交換(language exchange),也就是說Ta教你英文,你教Ta中文,可謂是雙贏(win-win situation)。
第三,一些app或國外網站。國外社交媒體,如facebook, twitter, ins, what’s up上找些對中文感興趣的老外,進行勾搭,然后鼓勵他們使用微信,這樣就可以每天用語音跟他們對話了。真的太方便了。感謝發達的互聯網,讓我們“天涯若比鄰”。
Ps:
1、不要覺得你跟老外說英文就是在利用老外,其實你也可以提供等價服務來置換,比如帶ta去當地的餐館吃一頓;帶ta去當地的旅游景點,并充當導游等。
2、勾搭老外的時候,表現應該大方自然友善,事先查好TA國家文化taboo(禁忌),千萬別冒犯了我們的國際友人。
3、一定要自信,還有就是不要臉。臭不要臉。
5、參加英文主題活動
蛋老師在杭州會參加一些英文的主題活動,比如以閱讀為主題的英文讀書會、以文化交流為主的中外交流Starbucks meet up或者以演講為主題的toastmasters(國際演講俱樂部)會議、以借宿為主題的couchsurfing(沙發客)活動等等。這些主題活動,既能增長相關的主題知識,還能結交到比較優質的朋友。
6、聽英文歌/看電影電視劇
創造語言環境,就是要讓自己置身于這種語言中,國外流行浸泡式學英語(immersion education)。既然我們現在還沒條件出國,那我們就給自己創造一個能聽到英語的模擬環境。比如聽英文歌(學唱,然后到ktv一展歌喉,很高逼格,特別是rap),看好萊塢電影,或者是看美劇、英劇等等,這些無形當中就給了你很好的學習素材,同時也培養了你說英語的感覺(語感)。初級水平的童鞋可以選擇對話較多的劇集來看,如:Friends(老友記,最經典),desperate housewives(絕望主婦,很生活化)modern family(摩登家庭,口語化,角色多),《老爸老媽的浪漫史》(英語:How I Met Your Mother)?。中級或高級的童鞋可以選擇聽TED演講,一遍聽一遍順便做筆記。媽媽們可以從小培養小孩聽一些有聲讀物(類似于牛津書蟲,閱讀樹reading tree之類的讀物),或者看一些cartoon(粉紅豬小妹、迪士尼動畫等),這樣從小就能建立起比較強的聽覺能力。
7、English-only Day or Hours
給自己設置一天為“全英文日”或者一天當中設定“全英文時間”,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內,你必須說英文,不說英文就要受到懲罰(自擬),全說英文了有獎勵。當然這個最好錄音或有人監督。最好找幾個好朋友一起來做這件事情。這樣,你就可以時常運用英語,找到了說英文的契機。如果這個習慣一旦養成,你會對英文表達越來越熟悉,口語也就日漸變佳。
【結語】Ps:這里面,第3和第5屬于同一范疇,但是第5條會更適合高階的童鞋。如果你能做到這里提及的7條里面的3條就很棒了。俗話說的好,1千個人眼中就有1千個哈姆雷特。方法對于1000個人看來,也有1000種甚至更多的理解。蛋老師想表達的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挑選一條然后堅持下來,才是王道。別怕犯錯,就怕不行動。加油。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留言給我。我會選擇一些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解答。
原創作者:蛋蛋老師,一個活躍在微信上的英語教書匠,斜杠青年,自由探索家,終生學習者,會寫文,會教書,會組織活動,熱愛演講,熱愛公益分享的。
本文原創,其他媒體轉載請私信授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