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的,當我決定我要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這個題目就自己從我腦海里冒了出來。
致毫無意義的生活。
人可以有多渺小呢?作為一個人,我們究竟力量如何?
我一向是懷疑生活的。在我腦殼不太好使的曾經,我覺得生活是毫無意義的,縱觀人的一生,做的所有決定都逃不開他生活的時代帶給他的局限性,更惘論在整個世界,整個宇宙,不論是靜默的星星,流動的江河,他們自有自的生活,人類也是一樣,從遠古時期到現在,就像其他每個物種一樣,慢慢變成了我們現在的樣子,未來也會變成其他樣子或者因為變不成 其他樣子而逐漸消失。
我從不曾見過一條河追求過它流淌的意義,它從西流到東,留過沙漠,又到綠洲,經過平原,繞過森林,沒有一條河流因為它想去追求個意義或者什么東西,就故意繞過某一個應該流過的地方。它生來 就是流淌的。
人生來就是要生活的。可是為什么人一定要給生活賦予一個意義?強加給你的生活一個意義?這個意義或是事業成功,或是家庭幸福,不同的人對于他生活的意義總是能說上個一二三。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一定要找到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某種意義,或許這就像某種自然規律,在短短一生的進化歷程中,總有人有那么一瞬間找到了他生活的意義,這對他人生帶來的影響甚至可以等同于直立行走對于人類的影響。
愛麗絲在親愛的生活里敘述了14個小故事。
書的標題是 Dear life。翻譯成親愛的生活無可厚非。可是把這本書讀完,沒有幾個完滿的故事,甚至有不少故事讓我覺得,啊,這個主人公真是把自己的人生過得一團糟啊......那么我猜這個標題,親愛的,Dear,大概是一個老人承受過生活的殘忍無情又感受過了生命中的溫暖與情義,懷著復雜又微妙的心情寫下的吧。
看完這本書,好像在一個星期過完了14種人生,于是情不自禁的想要探討些人生啊生命之類的高深莫測的話題,可是又因為自己的淺薄與無知,有所感又沒法具體形容。這實在是件郁悶的事。
我最無法理解的是第一個故事,漂流到日本。才看了不到十頁,就女主人公就發生了婚外情,并且念念不忘這樣的刺激,后來甚至在火車上和別的男人在一起差點丟了自己的女兒。。。可是有什么辦法呢,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她意識到這樣不對,可是她選擇順著生活漂流。現在想想, 漂流這個詞用的真是精妙,因為我真的沒有看到女主人公在每一次做選擇的時候用到自己的意識。或許這和作者多次提及的女性的地位與權力有關?第一個故事的女主人公處在大家普遍對女性留有偏見的時代,“似乎一個女人只要有任何嚴肅的想法就是可疑的事情 ”,在獨自面對生活的的時候,她總是慌亂和無助的。
而第二個故事的女主人公則顯得自信許多,她和醫生的故事,如果去掉中間一些復雜的情節,完全可以拍一個類似傲慢與偏見那樣美好的愛情故事。然而門羅筆下的生活總是更真實,同時也更沉重。比如得了肺結核的孩子們,比如男主和女主在結婚前突然的分離。有情人總是容易被命運捉弄嗎?多年后,他們在街上相遇,目光交織,仿佛轉瞬之間就可以走出人群重新在一起,但同時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會沿著各自的方向繼續走下去。沒有寒暄,也沒有拋棄一切去圓年輕時的愛情,兩個好不容易遇見的人就這樣平靜的走掉了。讓人感慨又悲傷 。可是最后一句“關于愛,其實一切都沒有改變”又蘊藏著無限深意。生活可以讓愛人們無法相守,卻永遠無法消除他們的愛。
談到了愛情,我忍不住想要提起第十個故事:多莉。一對已經決定好了自己怎么死亡的老夫婦,因為丈夫年輕時候的戀人多莉的出現,而鬧了矛盾的故事(準確的說是女主人公一人鬧矛盾)。雖然她已經73歲,可她的形象比第一個第二個故事里的女主角鮮活的多,有很長時間,我潛意識里以為她是個和我一樣二十多歲因為愛吃醋愛嫉妒的小女生。直到他們和好,她才意識到了她忘了他們有多大年紀,忘了一切。以為還有大把時間可以去忍受,去抱怨。愛情的力量讓女主人公忘記了年齡,氣憤的離家出走。在看到結尾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將會一場以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可看到最后卻被猝不及防秀了一臉恩愛。女主人公說“他會照做。他愿意照我的話去做,這讓我有怎樣既憤怒又欽佩的復雜感受啊。這樣的感受貫穿了我們共同度過的一生”。有一個愿意照你說的話去做的丈夫,這就夠了,不是嗎~
還有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歡,比如:驕傲。看完之后覺得懵懵懂懂,又看了一遍還是不知道是啥意思,直到剛才恍惚掃到題目,才終于明白了,不得不嘆服作者的起名的功力。
這是一本需要集中精力讀的書,如果囫圇吞棗,只會覺得作者在講一本本流水賬,無聊,無趣,毫無意義,只有細細品讀,不錯過每一個細節,你才會感受到作者設計的精巧及蘊藏在背后的深意。就像人的一生,在整個宇宙整個世界來看,確實是渺小又無意義,只有你深入生活其中,用心感受,才能體會到它的鮮活與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