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罪人,我們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個不定期的緩刑期,我們只有一個短暫的期限,然后我們所在的這塊地方,就不會再有我們了。”這是法國文壇巨人雨果對人生的一段最暗淡的比喻。
自己看到這段話時,心一下子被震撼到了,不由自己不想想人的一生,即使再善良的人也有丑惡的一面,即使品行再高尚的人,也有不道德的瞬間,所以雨果才會說我們都是罪人,其實無論是不是罪人,每個人都是被判了死刑。這個死刑并不是因為自身有罪或者是沒罪,而是生理條件所決定的。今世有的人壽命長,有的人壽命短,但終究難逃最終的死亡。如果僅從生理條件來看,可以說人的生命沒有意義,因為善良也好,邪惡也好;腰纏萬貫也好,一無所有也好;名震寰宇也好,默默無聞也好,終難逃一死。從這一點上看,會有太多人把生命定位沒有意義。
看似自由的人其實并不自由,因為渴了得喝水,餓了得吃飯,困了得睡覺。哪樣也不是人自己能夠說了算的,每一個人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活著。
有的人有煩惱,有的人沒有煩惱;有的人人生充滿意義,有的人人生黯淡無光;有的人每天有如打了雞血般的奮斗,也有的人有如空氣般使人覺得不到他的存在。百種米養百種人,百種人就有百種人生的狀態。
人不同于動物和植物,人有思想,人有靈魂,人更有智慧!
人從哇哇學語開始,便識得周邊的親人,感知得到來自親人的愛。從自己記事兒開始便與身邊的每個人有了這樣那樣的聯系,學習著,玩耍著,成長著……。
在童年的時光里,時間是永恒的;在青年的時光里,時光是漫長的;在老年的時光里,時光是即逝的。感覺人生既漫長,又短暫。
少年時幻想,青年時夢想,老年時回想。曾幾何時,有誰沒問過自己的人生意義,有誰沒幻想過自己瑰麗的未來,更有誰沒幻想過自己已站在了夢想的巔峰。
但現實,人世間的腳步永遠追不上自己心靈的夢想,于是失憶、彷徨、困惑、迷惘,甚至有悲觀者認為我的世界永遠天黑。其實真正的情況呢,太陽依舊,每天從東方升起。春夏秋冬依然四季輪回。每一個人每天渴了還得喝水,餓了還得吃飯,困了還得睡覺。無聊的時候還會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
記得在畢淑敏的一篇散文中看到過關于人生意義的回答,她說所謂的人生意義就是讓本無意義的人生活出點兒意義來。突然感覺畢淑敏有關人生意義的論述,正好解答了片首有關雨果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的論段。
今天人類社會上的一切,都是我們的祖先在沒有意義的人生上活出有意義的結果,同樣也包括雨果自己同樣也為我們留下了那樣的經典文學名著,還有誰會說他的人生沒有意義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一秋尚能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氣,而況人生一世豈能不如草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