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第七章 王安石變法圖強
? ? ? ? ? ? ? ? ? ? ? ? 第十一節 反對派(中)
公元1069年十月,富弼被罷免宰相。富弼是當年二月才任命為宰相的,怎么八個月就下臺了?原因也是反對王安石變法。
富弼見趙頊對王安石言聽計從,親密得幾乎要共穿一條褲子。王安石不是宰相勝過宰相,知道難以和他抗爭。
富弼心想: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因此以有病為由,甩手不干,要求辭職。可趙頊不批準,富弼無法,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奏章,前后達幾十次,趙頊被纏得沒辦法,終于下詔同意富弼退休。
和別的朝代官員削尖腦袋往上爬大不相同的是,宋朝都非常低調,有名大臣幾乎人人有辭職的經歷,更怪的是,辭職似乎比求官還艱難。
現任宰相反對變法退休了,前任宰相又出面了。公元1070年二月,韓琦上疏道:“臣請求結束'青苗法'。”之后說了一大通道理。
趙頊看完韓琦的奏疏后,又拿給王安石看,并且感嘆道:“韓琦真是忠臣啊,雖然在地方,但不忘朝廷。朕開始'青苗法'以為利國利民,沒想到如此害民!而且城郭街市要青苗何用?使者也強迫他們!”
王安石突然惱怒地回答道:“假如能達到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就算城郭街市貸款有什么害處?”這顯然是說氣話了。
王安石不僅說氣話,還做氣事!他見趙頊指責新法,稱病在家,不上班,撒起小脾氣來了。可見司馬光說他偏執,沒有冤枉他。
趙頊可能也來氣了,傳詔罷除青苗法,參知政事趙抃曉得王安石霸道,竟然沒有直接奉趙頊的詔令,而是說要等罷免王安石后再下詔。王安石聽到風聲,便上疏請求辭職。趙頊讓司馬光草詔答復,司馬光大喜,起草了一封言辭激烈的詔書,其中有“士大夫沸騰,老百姓騷動,你為一己之私,退職求安,朕國家大計,委任給誰?”的話。
王安石一看詔書,心里極端不爽快,寫了辯解的奏疏。趙頊接到奏疏,也許覺得自己是沖動了些,畢竟,變法是自己的壯志和抱負,而能幫自己實現這些的,現在唯有王安石。因此親自寫了一封婉轉的手詔道:“昨日詔書中兩句話,有失考慮,朕深為慚愧!”。
同時趙頊讓呂惠卿傳旨挽留,韓絳又勸趙頊留住王安石,趙頊讓韓絳也去規勸王安石。
王安石見了趙頊答復,聽了呂惠卿和韓絳的勸解,欣欣然入宮謝罪,君臣和好如初。王安石再執政,推行新法更堅決了。
韓琦再申辯,趙頊不予理會。
樞密使文彥博也說青苗法危害百姓,趙頊道:“朕派遣內侍去民間做了調查,民眾都說好啊!”也不理會。
三月,知審官院孫覺下地方巡視,回來對王安石道:“百姓不愿和官府打交道,希望相公廢除青苗法。”不久貶為知廣德軍。
四月,御史中丞呂公著上疏反對新法,被貶為知穎州。
趙抃見王安石推行新法更加堅決,后悔當時沒有接受趙頊詔令,廢除青苗法,也上疏指責青苗法,請求辭去參知政事。被貶知杭州。
同是四月,王安石啟用支持變法李定為監察御史,知制誥宋敏求、蘇頌、李大臨連續四次阻止,被罷免。
還是四月監察御史程顥上疏指責新法,趙頊讓他到中書找王安石理論,變法之初,程顥曾是王安石參謀,此次反水,王安石很惱火,厲聲斥責他,程顥徐徐道:“天下事不是一家,請王公心平氣和地說!”并要求辭職,王安石不忍心,程顥力辭,貶為鎮寧軍節度判官。
監察御史張戩也直接跑到中書省,指責新法不好,張戩說得手舞足蹈,口沫橫飛,王安石拿著蒲扇掩面失笑。
張戩見了,惱怒地道:“我張戩狂直,被王公的恥笑,可惜天下人笑你王公的更不在少數啊!”
陳升之在旁邊勸解,張戩一回頭,怒視陳升之道:“相公不要以為你自己就沒有罪責!”搞得陳升之狼狽不堪。張戩發了一通牢騷,見沒有效果,上疏要求到地方去。被貶為知公安縣。
右正言李常,上疏道:“有地方官操作青苗法時,不出本錢,卻逼迫民戶出利息。”
趙頊接疏大吃一驚,問王安石是否屬實?王安石也不知真假,只得問李常,要他指出地方官的姓名。李常回復說這不是諫官的本職工作,不奉命。被貶為滑州通判。
諫官王子韶上疏說新法不好,請求朝廷召回孫覺、呂公著。并說王安石亂法、曾公亮、陳升之不能匡正錯誤,韓絳盲從,呂惠卿刻薄,李定奸邪,反正和王安石有瓜葛的都不是好人,被貶為知上元縣。
佐料:富弼是晏殊的女婿,富弼年輕時,范仲淹、王曾等都很欣賞他。范仲淹曾經稱贊富弼有王佐之才。
富弼和王安石一樣,喜歡辭官,反而多次獲得升遷。
富弼接待契丹使者時,完成任務出色,被提升為樞密直學士,富弼推辭不接受;兩次出使契丹立功,朝廷又要升他為樞密直學士,他還是推辭;升翰林學士,又推辭,再升樞密副使,富弼辭得更有力,甚至將任命書扔回皇帝面前不接受,但是富弼官職越辭越大。曾經兩次做到宰相高位。公元1065年,英宗封他為祁國公。公元1067,神宗封他為鄭國公。
富弼在宰相位置退休時,趙頊問他:“愛卿走了,誰可以代替你啊?”富弼推薦文彥博,趙頊默然。
趙頊為什么默然?因為趙頊實際想富弼推王安石啊!
果然,過了好一陣,趙頊見富弼不上路,只好直接點破道:“王安石怎么樣?”
富弼不好反對,又不愿違心附和,也只好回以沉默。君臣以沉默對沉默,這就是富弼的退休劇。
公元1069年十月,富弼以司空、韓國公的身份退休,一直隱居在洛陽。公元1083年,富弼病逝,享年八十歲。